携手民生之声,构建和谐社会。竭力打造新疆地区第一民生网站!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新疆民生网
 首页 >>援疆专栏 >>上海援疆干部严涛:难忘故土的“疆二代”
上海援疆干部严涛:难忘故土的“疆二代”
作者:网络转载


      中国网莎车11月23日讯(通讯员 章磊)2014年2月回到新疆,对严涛来说,有着不一样的感受——离开8年,他再一次回到了出生的地方。这次回来,严涛是作为上海市第八批援疆干部当中的一员,挂职莎车县委组织部副部长。

      身份变了,对故土的那份热爱,却未曾改变。三年援疆,这位“疆二代”充分利用这个平台尽其所能为这片曾养育过他的土地“造血”、培养更多的人才。以慰思乡之情。

考验人的协调工作

      2013年,浦东新区选拔上海市第八批援疆干部时,严涛得知消息后就积极申请。“毕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故土难离。我对新疆还是很有感情的。”

      来到莎车,严涛挂职的是县委组织部副部长,主要分管基层阵地建设和人力资源培训工作。每年的人力资源培训,包括组织各级各类管理及专业技术人员到上海培训,是严涛的援疆项目之一。

      在新疆工作生活的经历,以及之后在上海的实际工作锻炼,让严涛对两地在管理理念等方面的差异有着更为切身的体会,

      一方面,是莎车县的人力资源培训量十分大。“我们一个县,抵得上其他四五个县的培训量,因为人口基数大,机关、乡镇也多。”严涛说。人多了,交通、住宿、饮食等各方面,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另一方面,看似简单的培训工作,在组织协调方面,很考验人。

      “我们的有些培训学员,因长期在农村基层工作,纯朴本分,但同时伴随而来的问题是组织纪律性相对要差一些。”在这一点上,严涛有着切身的体会,有学员会拖家带口去参加培训,有学员在培训期间会不守纪律擅自离开培训点,诸如此类的问题会层出不穷。

      “都是些琐碎的事情,会不断出现,要不断去协调解决。特别是在上海这样的国际大都市,又都是来自新疆稳定形势较为严峻地区的培训学员,加之语言不通,思维方式差异等各方面的因素,极有可能因管理不严引发的小问题而最终导致大的事件的发生,从而造成恶劣影响” “压力真的不小。”严涛说。另外,援疆的人力资源培训工作作为一个长期项目,如果能有一个固定的培训基地,因人施教的课程设置、规范化的住宿餐饮管理的培训模式,对于更好地开展培训工作将有很大地帮助。

制造更多的新鲜血液

      2015年底,严涛亲自带着莎车县所属乡镇的80名村书记,到浦东参加了为期半个月的莎车县第一批基层干部培训示范班。因为全是来自基层的维吾尔族干部,管理要求难度大,因而组织部专门要求他带队参训,这是他唯一一次带队去上海培训。虽然回到了上海,但为了加强管理提高培训效果,严涛更多的时候是全程跟班,有时因工作需要晚上就住在培训点。12天的在沪培训也是与家人聚少离多。当然在更多的工作时间里,严涛都是在莎车后方,紧贴莎车实际,计划和组织各类型的培训项目以及做好沪莎两地的协调配合工作。努力培养更多可用之才、制造更多“新鲜血液”,打造一支“带不走的援疆队伍”,为莎车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智力支持是严涛为故乡奉献的一个方式。

      正因如此,今年10月24日上午,在莎车分指挥部召开的例会上,严涛又一次催促着其他援疆干部尽快与他对接培训项目。三年来,这样的场景经常上演。

      骨干教师教训、教师双语培训、卫生管理、乡镇骨干医生培训、卫生系统“三降一提高”培训、党政干部理论及双语培训、赴上海挂职锻炼、参观学习、邀请上海专家来疆授课……三年来,严涛协助当地组织部完成68个培训项目,使用资金7100万元,培训各类人员35886人次,其中赴上海挂职、培训就达到887人次。

      当然,他还有基层阵地及附属设施建设的任务。2014年投入援疆资金为2000万元为13个村新建了村委会,为99个村委会进行了改扩建。同时,还根据自治区提出的保障住村工作队基本生活设施的要求,在与县委县府协商进行项目调整的基础上,又筹措资金3800万元,主要用于村委会围墙、食堂、澡堂等附属设施建设,涉及全县419个村。

      2015年,针对基层培训硬件设施薄弱的实际,配套投入援疆资金3600万元为莎车县建立中心党校及艾力西湖、伯什坎特、吾达力克三所分中心党校。这个项目的实施,为莎车县的整体人力资源培训奠定了硬件基础。2016年又投入3500万元进行四所党校的设施设备采购,进一步完善了党校的标准化建设,建立了现代化的培训体系。

继承父辈的意志

      “维吾尔族同志对援疆干部,其实是非常有感情的。”这是严涛的直观感受。有一次,一位援疆老师打车回分指挥部,到达目的地后,维吾尔族司机知道是上海援疆教师硬是不肯收钱。

      “小小一件事,就能让我们体会到援疆的成就感。”严涛说。而对他而言,援疆、奉献所带来的成就感,有着更深一层的意义——继承父辈的意志。

      “父亲上世纪60年代末来到新疆,直到1996年回上海,作为军医在新疆度过了近30个年头。”严涛说:“他曾获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表彰的民族团结先进个人,事迹在《解放军报》、《新疆日报》上都刊登过,并至今与他医治的维吾尔族病人一家保持良好的友谊,逢年过节都打个电话相互问候。老人是个珍惜荣誉、珍惜友谊的人,也因此对新疆有着很深的感情。”也正因如此,当年报名援疆时,父母一致给予了大力支持。

      同样支持的,还有他的妻子和女儿。虽然2014年的首次探亲因为“7·28”事件泡汤,虽然家里缺了一个主心骨,但两人并没有太多的抱怨。

      依靠着家人的支持和牺牲,以及自己的付出,援疆期间,严涛也获得了自己的荣誉——上海市“五四”奖章。

      不过,他更在意故乡的发展。三年时间,作为一名“疆二代”,严涛借自己的努力让故乡变得更好。他说,这是表达思乡之情的一种方式。


  • 上一篇:福建援疆医师助力全民健康体检
  • 下一篇:边疆小村那涌动的温州情
  •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法律援助 - 联系我们 - 信息举报 - 全站搜索
    Copyright (C) 2014-2015 www.xjmsw.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新疆文子文化网络工作室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国家信息产业部 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新ICP备14002711-1号

    新公网安备 65010502000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