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民生网(德力木拉提)2019年6月12日,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喀什地区莎车县荒地镇布瓦库木村的夜市开市营业,夜市上歌声、谈笑声、舞蹈汇成一支交响曲,给入夜的村庄增添了与以往不一样的色彩与欢乐。
夜市上烤肉、擀面皮、炒面、拌面、炸串、面肺子、大盘鸡等各种美食诱惑着人们的味蕾,吸引着从乡村车间下班回家的工人,以及夜校学习结束后回家的村民。
为大力发展村级经济,丰富村民的业余生活,解决村民家门口就业的困难,进一步夯实脱贫攻坚的基础。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工作队多方协调筹措资金,在原有十小店铺的基础上,对村级巴扎进行改造,完善了地面硬化、亮化等基础设施,以“美食+休闲”的模式开设荒地镇布瓦库木村小夜市。
夜市上生意最红火的就是贫困户阿依夏木古丽·艾海提的摊位,一晚上能卖出60多份凉皮和200多串烤肉。回想过去,她家在全村可是出了名的穷,一家老小就靠她每年外出拾棉花挣点口粮钱。家中没有一头牲畜,全家主要靠低保度日。阿依夏木古丽·艾海提回忆说:“维吾尔族有句谚语, ‘破墙头上多麻雀’,那时候家里中的难事一件接着一件,眼瞅着孩子一天天长大,我不希望孩子长大后也继续过这样的穷日子,便立志要做出改变,并学习了做凉皮、擀面皮。学成后,四处找开店的机会,没成想在工作队帮助下村中的夜市建成了。我就主动报名了,生意还不错,以后的生活终于有着落了。”
为了鼓励贫困户自主创业,村委会减免了夜市贫困户摊主的两年摊位费,还补助了一些米面油等物资。
在阿依夏木古丽·艾海提摊位上吃烤肉的古丽娜尔·依布拉因也是一名贫困户。今年村里的乡村车间建成了,工厂招工,她第一时间来到村委会报了名,经过两个月的培训,现在一天能加工电子元件1100件,一个月纯收入在1000元以上。今天下班后,带孩子来吃凉面烤肉。
谈及就业的话题,古丽娜尔·依布拉因愉快地说:“过去到城里打工,家里的老人和孩子都照顾不上,隔几个月就要回来一段时间,不是回来忙农活,就是在家照顾老人。现在好了,乡村车间建在了村上。家庭、工作两不误。再过一个月,我的技术更熟练了,工资能涨到1500以上,这个收入已经让我很满足了。”
布瓦库木村夜市从无到有,在乡村经济振兴和脱贫攻坚中起到杠杆的撬动作用,不仅解决了村里部分困难群众创业就业,也为环境卫生整治、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提高和经济繁荣奠定了良好基础。
“别小看这个小夜市,在这摊位大都是贫困户开的,这些贫困群众甩掉了等靠要思想,把注意力转移到了谋脱贫、齐致富上。”荒地镇党委书记张玉宝高兴地说,“下一步镇党委政府将进一步加大乡村经济振兴力度,通过扶持创业就业等方式,引导群众不断开拓脱贫致富门道。”
“以前这里脏乱差,一家像样点的饭馆没有,每次过来只能买点馕充饥。现在村里就业的人多了,村上也有了夜市,夜晚也热闹了起来。”说起家乡的变化,村民吐尔洪·吾斯曼如是说。
这时在不远处的村民广场,夜校结束后的村民自发跳起了欢快的舞蹈。随着歌舞的进行,一些夜市中聊天的人们也加入其中。
看着广场歌舞的人们,感受着这一片其乐融融的欢乐。不仅感慨,“小夜市”背后是大变化,小小天地却让人有种误入“都市”中错觉。随着收入的提高和思想的解放,村民们摆脱了落后的单调生活,在一天忙碌后,在这小小的夜市上放松身心,愉快地谈笑歌舞,过上了不亚于都市的夜生活。
(供稿:自治区发展改革委驻莎车县荒地镇布瓦库木村工作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