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民生之声,构建和谐社会。竭力打造新疆地区第一民生网站!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新疆民生网
 首页 >>下乡专栏 >>呼图壁县“四个确保”推进“农牧民夜校”见实效
呼图壁县“四个确保”推进“农牧民夜校”见实效
作者:网络转载


      新疆民生网讯 (通讯员 蒋璐璐、马丽娟、刘喜龙)呼图壁县各工作队坚持把开办“农牧民夜校”作为强基层强基础、争取和凝聚人心的重要举措,通过“四个确保”办好“农牧民夜校”,切实为服务农牧民群众搭建了平台,夯实了基础,使夜校成为广大驻村干部和村民的“文化粮仓”。

      精抓谋划,确保教育全覆盖。各工作队将“农牧民夜校”作为凝聚民心的重要举措,制定方案,成立领导小组,明确了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第一书记”为主要责任人,工作队队员和村干部负责“夜校”日常工作的组织机构。同时,按照有场地、有人员、有经费、有设备、有师资、有教材、有制度、有活动的“八有”标准,着力加强产业特色村、重点贫困村的示范点打造,“抓示范、带一般”发挥辐射带动效应,助推51个村“农牧民夜校”健康发展。105团驻雀尔沟镇霍斯铁热克村工作队结合该村是重点贫困村的实际,配齐配强“农牧民夜校”软硬件力量,开办技能培训、政策讲解等课程,通过智力扶贫,增强贫困户自我“造血”能力。
      多方联动,确保师资全覆盖。通过“自荐+推荐”的方式,从村“第一书记”、包村干部、工作队、村干部、乡土人才、致富带头人等群体中精选政治坚定、经验丰富、群众信服的优秀人才,组织师资队伍,将个人经验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州国税局驻石梯子乡多斯特克村工作队针对村上99%的牧民都是哈萨克族的实际,聘请退休教师利用夜校开展双语培训,从日常用语、自我介绍教起鼓励大家运用汉语互相交流,提升双语水平。
      创新方式,确保效果全覆盖。各工作队以村级远程教育站点为基础,统筹整合村民服务中心、文化室等场地资源,坚持利民便民原则,合理组建夜校。充分利用夜间、农闲时节,采取专题讲座、实训实践等多种形式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双语学习、法律法规、惠民政策、医疗卫生、种植养殖、职业技能等方面专题培训。针对居住较为分散的村组,工作队利用农家书屋、“流动课堂”等方式,对行动不便的群众主动送学上门。州党校驻雀尔沟镇西沟村工作队将“双语”宣讲搬到了农牧民的毡房和坑头上,进行面对面、点对点宣讲,受到了西沟村党员、干部和村民的欢迎。
      建章立制,确保督导全覆盖。各工作队遵照“需求导向、分类施教、注重实效”的原则,结合村情实际制定“菜单式”课程,即定期向农牧民公示学习“点题课程”,再把群众想“学什么”收集上来制成课程单。推行了夜校学习积分管理,采取实名登记考勤,严肃纪律,通过累计积分提高群众参与的积极性,确保夜校学习常态化。县“访惠聚”督导组深入各村通过查阅台账、走访调查等形式,全面了解掌握“农牧民夜校”运行情况,及时提出问题和整改意见,将“农牧民夜校”工作纳入乡镇、工作队考核内容,确保学习培训取得实效。大丰镇各村(场、社区)“农牧民夜校”通过村民自选课题,间接了解掌握村民的思想状态,也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广大农牧民参学的积极性,把以前的被动学习变为现今的主动学习交流。
截至目前,呼图壁县各工作队已组织开展农牧民夜校820场次,受教育村民达20500余人。
(供稿:呼图壁县“访惠聚”驻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 上一篇:孤寡老人席二银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房子 
  • 下一篇:我参与 我奉献 我快乐
  •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法律援助 - 联系我们 - 信息举报 - 全站搜索
    Copyright (C) 2014-2015 www.xjmsw.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新疆文子文化网络工作室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国家信息产业部 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新ICP备14002711-1号

    新公网安备 65010502000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