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民生网讯 (通讯员 黄华)克州各驻村工作队在“访惠聚”驻村工作中,充分利用“民情日记”这一密切联系群众的纽带,细化写什么,明确怎么写,注重解民忧,服务群众形成常态化,解决关乎群众冷暖的实际问题。
细化写什么“打基础”。各驻村工作队通过深入到村(居)民家中与群众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随时收集社情民意和群众诉求,以叙述、分析评议、感想等记录形式,将基层最真实的情况、最淳朴的民风、最关注的热难点问题,用朴实的语言反映在“民情日记”上,始终做到“四个必记”,即:群众反映意见及办理结果必记、访贫问苦情况必记、新问题新措施必记、重要活动必记。截至目前,工作队走访群众3万余人次;排查登记流动人口2万余人次;发现和排查问题107起,解决群众问题262件。
明确怎么写“添动力”。《民情日记》按照时间、地点、谁、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模式,写清看到的房屋院落、房间布置,家庭成员的教育程度、精神状态,家庭的经济状况、邻里关系、困难诉求、意见建议,驻村工作队办理的好事实事等,在基本信息上分析与思考后续工作的一些想法、对策。内容选择上,多记一些对工作有参考借鉴、对个人思想进步有启发引导作用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迹,对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以及做好群众工作、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建设性的意见、建议和感想,培养驻村干部从不同角度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重解民忧“增效率”。各驻村工作队坚持从群众最关心的事情抓起,从群众身边的具体问题做起,凡是当场能够解决的立即解决;一时难以处理的在当日内向相关部门反馈,并跟踪问题解决情况,及时进行反馈。对不符合政策规定的问题,耐心解释法律政策,争取群众的理解。通过周小结、月检查的方式,对“民情日记”进行逐一销号落实,确保问题在一线办理、困难在一线解决。截至目前,为群众办实事好事679件,开展村(居)民就业技能培训183场次8275人,帮助群众转移就业5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