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民生之声,构建和谐社会。竭力打造新疆地区第一民生网站!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新疆民生网
 首页 >>下乡专栏 >>久久为功滴水尽,树高千尺连着根
久久为功滴水尽,树高千尺连着根
作者:网络转载


      新疆民生网讯 (通讯员  金辉  杨静  陈梦)“现在政策这么好,工作组把厂房都建到了我们村民的家门口,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干呢?真得感谢工作队的英胜大哥!”
      说话的人名叫阿孜古丽·吐尔逊,她是阿克苏市阿依库勒镇吉格代巴格村村民。她所说的英胜大哥,是自治区林业厅党委委员、副厅长。他任全镇集中整治工作队队长,兼21个村“访惠聚”工作总指挥。
      是什么缘由,让普通村民亲切地喊一位厅官为‘大哥’呢?

语言天赋+遍访乡民=受欢迎的‘迪罕卡德尔’
      阿克苏市阿依库勒镇全镇9634户5.3万人,工作队到达住村点后,英胜常告诫队员们:“我们45人的专家人才队伍来到南疆基层一线,如果做不出成绩,辜负了当地各级党委、各族群众的期望,无颜面对厅党委、自治区党委的殷切期望和嘱托!更无颜面见‘家乡父老’!”
      英胜,锡伯族,1米8的个儿,身材魁梧,面色黝黑,直爽豁达,说起话来嗓音洪亮,被村民们亲切地称为‘迪罕卡德尔’。住村伊始,他率先垂范,发挥懂三种语言的绝对优势(懂维吾尔语、锡伯语、汉语),经常走村入户了解民情,他一口流利的维吾尔语收获的不仅是民心,还有许许多多的村民朋友。他给村民传授红枣种植技术的故事被传为佳话。
      5月下旬的一天,英胜照例查访全镇21个住村点民情,在途经该镇库勒村时,看到一个老人在砍红枣树。那位老人便是村民赛买提·乃买提。原来他不懂红枣种植技术,2015年红枣亩产仅50公斤,亏得收不回本钱。
图为英胜在他帮扶的村民赛买提·乃买提长势喜人的红枣地里
      了解情况后,英胜当即请来当地林科所、林业局的技术员,和他们一起帮老人修剪红枣枝,并成为老人点对点的帮扶对象,两人成了无话不聊的好朋友。经过科学修剪、精心管理,老人的红枣今年预计亩产可达400公斤。
专家人才+科学诊疗=辩症施策‘老疮疤’
      林业厅集中整治工作队是一支专家学者型人才团队。队员中博士学历1人,高级工程师16人,在林业管理等方面的专家28人,具有丰富基层管理经验8人,如何发挥专家人才优势根治“顽疾”?
      英胜会同镇党委,针对农村孩子国语幼教普遍薄弱、村民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群众基础普遍薄弱等焦点性、深层次性问题,他带领专家团队深入调研,把脉汇诊病根。
      第一剂处方---治贫先治愚。工作队率先为全镇21个住村工作组做示范,利用村级阵地,为孩子们开国语幼教辅导班,县处级干部亲自为村里的孩子们授课,通过教语言,学知识,树立理想、培养正确价值观,为孩子们建立了导航灯塔。目前,全镇住村工作组开展国语幼教8551班次,培训村干部975人次。
图为简朴的村里的国语课堂揭牌仪式
图为村里的孩子们在学“国语”
      第二剂处方---乡村红色漫画洗涤灵魂。以“去极端化”为载体,大力开展美化村居环境活动。绘制现代文化引领、26种极端宗教表现形式、勤劳致富漫画4000平方米,长2.1公里,墙面宣传标语789幅、立式宣传牌等83块,潜移默化中让村民陶冶情操,产生了深远影响。
图为火红的乡村漫画墙
      第三剂处方---大走访大宣讲。以林业厅援建全镇14个村的小巴扎——小型村级文化广场为阵地,在广泛开展“大走访、大宣讲”活动基础上,由“大水漫灌”式讲法制、讲秩序,转化为依托村级文化阵地,开展“精准滴灌”式现代文化引领教育。通过开展“五好媳妇评选”、“国旗下讲村里的新变化”、道德大讲堂、时装秀等活动活跃乡村文化,增强现代文化引领。目前,开展各类活动171场次,受教育村民5万多人次。
      第四剂处方---整村推进庭院经济改造。年初以来,英胜会同镇党委多次召开扶贫攻坚会,以该镇阔纳巴扎村整村庭院改造为示范,针对全镇脏、乱、差的村容村貌进行统一规划。完成全镇整村庭院改造7813户,清理可利用耕地1.08万亩;每户实现了“七个一”整村连片改造工程。(即:1幢安居房、1座小拱棚、1座暖圈、1个青储池、1个葡萄架、1片菜地、1个菜窖。)为村民发放庭院改造优质果苗7万余株,菜苗28万棵,瓜菜种子等近30吨,种植林果、蔬菜6000余亩。在打造美丽宜居的村居环境基础上,有力拓宽了村民增收致富途径。

幕后推手+台前惠民=扶正扶强村级班子


      为做好传帮带,在群众中树立村“两委”威信,年初以来,英胜提出“好人让村干部当,好事让村干部前台做”的指导思路。全镇21个住村工作组在募集捐款、慰问、义诊等,在幕后手把手教村干部工作方法,将他们推向前台大胆开展工作,逐步树立了村干部威信。
图为住村工作组向村民赠送拖拉机
      同时,争取项目资金200多万元,将建成的一批小市场、门面房等,产权由村委会管理,纳入村集体固定资产,既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实力,又增强了村“两委”服务群众干实事的“底气”。
整镇推进+项目落地=补基层建设短板
      全镇“一户一册”登记贫困家庭919户2979人,扶贫攻坚任务艰巨。在充分调研、征求意见基础上,英胜会同镇党委决定实施“短平快”项目。即:就近就地就业+换脑换环境+产业带动。
       在引进资金、项目扶贫落地方面,英胜坚持全镇一盘棋思想。围绕年内全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总目标,优先将项目资金用于5个阿克苏地区级工作组、12个市级工作组,激发和带动了地市各派出单位纷纷加大扶贫资金的投入。
       目前,争取项目资金3300多万元,规划科技示范林,建立红枣、核桃示范基地3078亩。组织村民开展林果业技术管理培训班100余场次,受益群众2.8万余人次;建成织袜厂、服装加工、地毯编织、水磨等一批小微企业,实现就近就业岗位1200余个,转移就业3520人,贫困户劳动力实现100%就业,自主创业154人。
      就业不忘引路人,村民们竖起大拇指,称赞英胜和他的人才团队“迪罕卡德尔,亚克西!”



  • 上一篇:小工程凝聚大民心
  • 下一篇:我参与 我奉献 我快乐
  •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法律援助 - 联系我们 - 信息举报 - 全站搜索
    Copyright (C) 2014-2015 www.xjmsw.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新疆文子文化网络工作室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国家信息产业部 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新ICP备14002711-1号

    新公网安备 65010502000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