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民生之声,构建和谐社会。竭力打造新疆地区第一民生网站!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新疆民生网
 首页 >>下乡专栏 >>住好村是妈妈的嘱托
住好村是妈妈的嘱托
作者:网络转载


      新疆民生网讯 (通讯员 马月 刘振)2016年2月,昌吉市社保局干部于洋和父亲双双选派参加第三批“访惠聚”活动,父子俩住村不满一个月,母亲被确诊为重度肝腹水,作为家里的独子,他希望能够回到母亲身边尽孝,但妈妈却说:“把住村工作做好就是对组织最大的回馈,也是对妈妈最大的安慰。”


      今年27岁的于洋是家里的独子,去年12月,他和父亲双双报名参加第三批“访惠聚”活动,他被选派到昌吉市滨湖镇五十户村,父亲被选派到了玛纳斯包家店镇。父子俩下派时,母亲并没有病症表现,于洋是满心欢喜下去住村的。然而住村不久,细心的于洋发现,母亲使用的药品目录中竟然出现白蛋白的记录,凭借多年在医保科工作的经验,他推断母亲的情况不是很乐观。在经历了反复的思想斗争后,于洋鼓起勇气开口跟妈妈问清楚情况。妈妈告诉于洋,自己的病情确诊为肝腹水,没有于洋想象的那么严重,但即便这样于洋还是放心不下,他希望单位能够调整他回单位,这样他就有时间照顾母亲,谁知妈妈非常坚决的表示反对:单位选择于洋去住村,就是对他最大的鼓励和培养,绝对不能因为自己生病,给组织添麻烦,影响孩子工作。


      母亲的坚持是于洋做好工作的动力。工作组组长张东明说:“我和于洋住在一个宿舍,他总是把能看到的工作都一个人揽下来,除了自己负责的维稳、档案、信息等工作以外,他还把基层组织建设、五好支部建设等工作,都分担了一部分。”于洋对他说:“在方向上你引导我,在成长上你倒逼我,在工作上你压担给我,这样我才不空虚、不想家,才会不辜负妈妈的期盼。”


      五十户村三片区有一位74岁的空巢老人叫毛治文,当于洋走访到毛治文家时,他就被老人艰苦的生活现状震撼了,也许是出于善良的本性,也许是出于对母亲的愧疚,于洋二话没说帮老人收拾屋子打扫卫生。老人院子了养了几只兔子,于洋把兔子吃的草都整理的妥妥当当。晚上回来,于洋对组长说,他想抽出时间照顾老爷爷的生活,在组长的鼓励下,每周于洋都会抽出时间去一趟毛治文爷爷家里,力所能及的帮他做些事儿。这不,这两天天气转暖,于洋给老人菜田撒上粪,准备给毛治文爷爷种上满田的蔬菜……


      有人说住村一阵子,享用一辈子。这句话更适用于洋,坚强的妈妈是他的人生榜样,妈妈的谆谆教诲给了他巨大的鞭策和鼓舞,是他人生道路上的一盏明灯,在妈妈的鼓励下,于洋住村这一年,时刻接受组织上各种考验,他要给妈妈递交一份满意的答卷,也给自己的人生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供稿:昌吉市“访惠聚”办公室)


  • 上一篇:算算账
  • 下一篇:我参与 我奉献 我快乐
  •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法律援助 - 联系我们 - 信息举报 - 全站搜索
    Copyright (C) 2014-2015 www.xjmsw.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新疆文子文化网络工作室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国家信息产业部 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新ICP备14002711-1号

    新公网安备 65010502000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