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民生之声,构建和谐社会。竭力打造新疆地区第一民生网站!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新疆民生网
 首页 >>下乡专栏 >>“五管齐下”去极端
“五管齐下”去极端
作者:网络转载



新疆民生网讯(通讯员 杨萌) 4月23日,英吉沙县委在托普鲁克乡克力坪兰干村(3村)开展了“反恐怖主义法”大宣讲活动,宣讲会上重点宣传了“反恐怖主义法”法律知识,介绍了托乡3村“去极端化”工作的典型经验,英吉沙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参加了宣讲活动。


英吉沙县托普鲁克乡“反恐怖主义法” 大宣讲活动

做了什么

托普鲁克乡3村作为全乡宗教氛围最浓厚的村,存在“四多、四突出”问题。在“去极端化”工作中,3村立足“五管齐下”,在“到人、管用、有效”上下功夫,主动出击、综合施策,牢牢占领了意识形态阵地,取得了明显效果,为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做法立足正信挤压,提升宗教事务管理能力

针对宗教人士能力素质不高,法治意识淡薄等问题,每周三组织宗教人士开展“两文件一条例”等内容的学习培训,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着力提高宗教事务管理能力。今年3村工作组住村不久,主动与宗教人士谈心、交朋友,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协助村“两委”积极推进争创“双五好”活动。以落实“暖民心”工程为抓手,规范取名、割礼、婚礼、葬礼“四项活动”宗教礼仪,阻断了宗教极端思想传播、渗透的途径。加强“三非”整治,由乡党委牵头,在3村先后两次召开“三非”物品主动上交动员大会,通过“三非”物品兑换科技书籍,“蒙面罩袍”对兑换民族服饰的方式,动员群众主动上交“三非”物品,净化宗教极端思想生存土壤。

做法立足文化对冲,坚持现代文化引领

传递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引导“两个群体”远离宗教极端思想渗透。以“周一升国旗”和周五“群团妇组织”活动为契机,向党旗、团旗宣誓,开展法律、道德、科技“三个讲堂”。工作组向乡政府和村小学捐赠了电子语音地图,帮助提高对国家版图意识,深化中华民族是一家的观念。发挥“乡村大舞台”示范作用,为村里安装了南疆首台村级LED高清大屏幕,并连接了广播电视卫星信号,让百姓每天都能收看到新闻、文体等节目,感受到党送给基层群众的温暖,引领村民们明辨是非,增强免疫力。工作组以“三八”妇女节、“诺鲁孜节”等各种节庆为载体,协助村党支部做到每周有活动,每月有节目,还多次邀请英吉沙县优秀文艺团体为村民演出“去极端化”文艺节目,绘制“去极端化”农民画,进一步贴近群众 ,逐步占领群众心灵文化阵地,传播现代理念,让村民在文化活动中受到教育,感受人间真情。


托乡3村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

做法三:立足凝聚人心,定期宣传党的方针政策

深入开展大宣讲活动,成立草根宣讲队,活跃在田间地头,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引导群众感恩党的关怀,解开了村民的思想“扣子”,擦亮了群众眼睛,认清了宗教极端的本质和危害,坚定了跟党走的信心。工作组利用百姓大屏幕为村民播放了自治区伊斯兰教协会副秘书长阿布都瓦依提·赛迪瓦卡斯讲授的“去宗教极端化”知识讲座,介绍了宗教极端思想的本质、表现及现实危害,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等方面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引导村民正确认识伊斯兰教,确立正信、抑制极端,宣讲对象覆盖全村“四老”人员、宗教人士以及妇女和“80、90后”等群体300多人,深受群众欢迎。


托乡3村工作组组织观看“去极端化”知识讲座

做法四:立足法治约束,筑牢法律意识防火墙

坚持与专项治理相结合,严厉打击宗教极端违法犯罪行为,通过认真梳理分析3村宗教极端思想的传承、演变,串并分析,实现了精准打击。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按照“三管一加强”的要求,严格落实“两项制度”,坚持联系清真寺干部“十五必报”;宗教人士“十必报”、“五必谈”;规范宗教活动场所“八有八无”;落实“七查、三禁、四个一工作机制”。做好严打收押人员亲属思想转化工作,组织开展“一对一、面对面”的心与心交流,防止收押人员直系亲属被煽动策反利用,走上犯罪道路。工作组主动为收押贫困家庭捐助了生活物资,让他们体会到政府的关爱。

 做法五:立足科普培训,加快精准扶贫步伐

与普惠民生相结合,加大科普培训力度,扶贫帮困解民忧。由工作组主导,大力开展科技讲座,先后10余次邀请自治区畜牧厅、林业厅、农业厅等部门专家开展专题科学技术普及知识10余场次,提高农牧业生产效率。抓好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组牵线搭桥,先后邀请了准东经济开发区、阿克苏纺织工业园、喀什经济开发区等多家园区企业到乡里举办招聘会,放宽就业门槛,提供就业岗位。大力开展泥瓦匠、房屋装修、电焊、烹饪、拖拉机驾驶等实用技能培训班30余期,培训人数达400多人次。在培训基础上,今年工作组组织了25名农民工赴准东、喀什市从事建筑、餐饮等行业工作,实现就近就业,促进了农民增收。让广大群众富裕的同时,工作组一心让村民居住环境干净起来,住村1个多月来,先后为村民代表发放了垃圾桶、洗手液、指甲刀、剃须刀、衣物等改善农民生活卫生面貌的各类生活物品;积极参与了村里道路沿线风景树种植、文化广场绿化、环境治理、文化展板以及土地平整等美丽乡村建设活动,力求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改善村容村貌。

 

有啥变化

通过以上措施,3村的宗教极端思想渗透得以遏制,宗教氛围明显淡化,抵制极端的社会正能量不断聚集。全村群众精神风貌得到转变,社会风气明显净化,村党支部和工作组把关心关爱送到群众身边,赢得了群众信任,村里的老百姓脱贫致富的愿望格外迫切,社会稳定基础进一步得到巩固。

今后计划

今后,工作组还将配合村“两委”班子,深化“去极端化”宣传教育,组织优秀草根宣讲员赴乌鲁木齐考察学习,通过集中授课讲解、入户示范宣讲等方式,提升宣传能力,开展日常性宣讲。邀请全疆知名专家来托乡3村开展“去极端化”大宣讲,丰富宣讲内容,确保村民听懂、理解、入心、受教育。

 



  • 上一篇:长风破浪去极端  务实求真强党建
  • 下一篇:我参与 我奉献 我快乐
  •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法律援助 - 联系我们 - 信息举报 - 全站搜索
    Copyright (C) 2014-2015 www.xjmsw.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新疆文子文化网络工作室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国家信息产业部 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新ICP备14002711-1号

    新公网安备 65010502000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