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民生网讯,在村里,村民们并没有周末的概念,辛勤的乡、村干部一样,访惠聚住村工作组也如此。
上周日,按乡里通知要求,一大早,工作组便来到萨罕乡政府,参加访惠聚工作培训。乡党委书记亲自给我们授课,传经送宝,讲授了一些实质性工作的方法,受益非浅。可惜的是,因为要准备村里第二天的诺鲁孜节活动,课上了一半只好请了假,去县城购买活动用品。
英吉沙县最大的拉瓦超市
连续三批的访惠聚活动,已经使这里的群众对住村干部不再陌生,所到之处,只要听到“工作组”三个字,群众都会格外热情,尽可能的提供方便,这次去超市买东西又感受了一回。买好东西,紧接着回到村里,和其他工作组的同志们一起忙着张罗午饭。
吃过午饭,一番洗刷刷之后,又坐上车来到乡里,参加下午的实地参观。这几天天气豁然晴朗,沙尘不见了,只见到湛蓝湛蓝的天空,地里麦子已经绿了,柳树也不知不觉的吐出嫩芽,到处是一幅春天的景象。跟随乡干部参观完乡里的拱棚和麦田后,工作组的同志们和村干部一起进行了座谈,共同研究乡里农业生产和壮大集体经济、农民精准扶贫等事宜。一下午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回到村里,又开始忙着做晚饭了。
南疆春来早,绿油油的麦田。
晚上,工作组的双语干部艾尼给村民们上双语课。村子里,男人都去参加集体植树了,晚上赶不回来,来上课的大部分是妇女、孩子和老人。为了增加授课效果,艾尼老师用了不少花样,一会儿读,一会儿背,一会儿情景对话,一会儿考试提问,教的内容除了日常生活用语,还有很多方便村民外出打工的实用语言。村民们学得越来越起劲,看看时候不早了,艾尼几次提醒下课回家,可他们坚持还要多学一会儿,冲着这个劲头,双语普及大有希望。
给村民上双语课
和大家学了一会儿双语,我回到宿舍整理房间、打扫卫生,为明天的早餐做准备。这时,我听到院子里一个熟悉的声音用生硬的汉语在说 “美丽的老西(师),你在吗?”是阿不都拉小朋友在叫我。这个小家伙一定又想吃糖了。那些平日里在家能从一个春节放到下一个春节、无人问津的糖果,在这里,对村里的孩子却有着莫大的吸引力,很多孩子不知道巧克力是什么。来的时候,我专门带了一大包糖和巧克力,入户走访时发给村里的孩子,几天就发完了,工作组又专门为孩子们准备了一些。
穿好外套,兜里装里了把糖,端着一盆热手,我走出房门。院子里,阿不都拉带着他的小弟弟正在路灯下等我。像往日一样,浑身是土,小花猫似的脸上拖着两条长长的鼻涕。南疆风沙大,水少,村民收入少,再加上多年养成的生活习惯,卫生意识比较差,像阿不都拉这样的“小土孩”、小泥猴”并不少见,有的孩子甚至长年累月不穿鞋子,光着脚到处跑,要是见到光着下半身的“小屁孩”也不奇怪。
一见到我,两个小家孩一边跳一边叫“姐姐好、姐姐好”。我把他们拉到身边,比划着说“从今天起,要做讲卫生、爱干净的孩子,想吃糖,就得把脸和手洗干净”。两个小家伙乖乖地点点头,把手伸进脸盆里,打上洗手液认认真真的洗起来。
阿不都拉在认真的洗脸
洗完后,两张白白净净的小脸,嵌着四只黑溜溜的大眼睛,眨着长长的睫毛,期待的看着我,十分可爱。
我与阿不都拉
我露出赞许的笑容,给他们奖励了糖和巧克力,小家伙吃得别提多香了。吃完糖,两个人又主动把院子里的垃圾捡了捡,连同糖纸扔进垃圾箱里。这是我没有想到的。
改变陈规陋习,树立生活新风尚。
默默的看着两个孩子的身影,希望村里的小树苗,一棵一棵长得更好······
(供稿:自治区发展改革委住英吉沙县尤喀克兰干村工作组 黄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