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民生之声,构建和谐社会。竭力打造新疆地区第一民生网站!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新疆民生网
 首页 >>下乡专栏 >>在这个播种的季节里,我们要努力
在这个播种的季节里,我们要努力
作者:网络转载

                                            

      新疆民生网讯(通讯员 朱卫年)时光总是不等人,匆忙中10多天住村生活已经过去了,“水流走了,石头还在”,时光流走了,我们到底能留下什么?
 “大河有水 小河不枯”(维吾尔语谚语)。
      “访惠聚”活动开展以来,村容村貌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常听说“道路通了,老百姓的心也通了;路灯亮了,老百姓的心也亮了”,的确如此,可为什么会有如此可喜的变化呢?村里每一户人家的发展离不开一个村整体的发展,也离不开新疆的发展,更离不开国家的发展。只有国家繁荣昌盛、各个民族紧密团结,共同进取,每一位老百姓、每一位村民才能安居乐业。
      拿英吉沙县萨罕乡色喀普村为例,工作组在走访入户的过程中,总是能遇到村民诚意要给工作组送馕、捧上热茶或者献上一段即兴弹唱的唢呐曲子,以此来表达对工作组的谢意,村民自发而由衷的情感无不体现出对祖国的认同,对民族团结的拥护、对党和政府的感恩。这也使得我们工作组对这一年做好“访惠聚”活动更有信心。
 “水是土地的血脉、土地是农民的命脉”(维吾尔语谚语)。
     早听说过南疆缺水,但工作组真正来到村里时才发现生活饮水和农业用水的现状要比想象的更加严峻。
      以英吉沙县萨罕乡色喀普村为例,近几年来村里的生活用水和农业用水状况都有很大的改善,自来水通了,高效节水的防渗渠修通了等等,但是工作组在走访入户跟村民聊天的过程中,仍能感觉到水依然是制约村集体经济发展和村民致富的重要因素之一,有几个村民说家里不敢养太多的羊、牛等牲畜,因为缺水,牛、羊吃的草料种不了,冬季缺乏草料和饲料,牛羊养殖规模很难扩大,村里产业结构比较单一,如何寻找解决之道,调整产业结构和转移就业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图:色喀普村民正在施肥
“春天勤劳动 冬天不发愁”(维吾尔语谚语)。
      这段时间也是春耕时期,每天都看到村民在田间地头忙乎着,对于我们工作组也是,要想结出丰硕的果实,现在就需勤劳播种,所谓“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村民对工作组开展工作的信任、理解和支持都需要我们俯下身子用心去经营,与村民一样多一身土、一脚泥、一身汗,付出我们的“辛苦”方能换取村民的“点赞”。如此,工作组和村民的关系才能更水乳交融。


图:色喀普村民给农田浇水
      春天到了,这是一个播种希望的季节,春天到了,我们努力耕耘!

(供稿:自治区发展改革委住英吉沙县萨罕乡色喀普村工作组)




  • 上一篇:欢乐的麦西来普,靓丽的裙子飘起来
  • 下一篇:我参与 我奉献 我快乐
  •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法律援助 - 联系我们 - 信息举报 - 全站搜索
    Copyright (C) 2014-2015 www.xjmsw.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新疆文子文化网络工作室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国家信息产业部 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新ICP备14002711-1号

    新公网安备 65010502000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