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民生网(耿嘉骏)克拉玛依市克拉玛依区按照“宏观布局、统筹指导、抓住重点、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以导向性、带动性、可持续性为原则,建设“文化集市”工程,努力形成区、街道、社区三级联动文化演艺长效机制,让内涵丰富的群众文化艺术活动遍布社区、惠及广大群众。
以社区为重点,夯实“文化集市”工程基础建设。一是通过摸底掌握,将社区联点单位、共建单位、“大党委”成员单位的文艺骨干、文艺队伍,辖区“草根”文艺爱好者组织起来,建立社区“文化资源库”,完善组建合唱队、舞蹈队、业余戏曲剧团等文化演艺队,常态化参与社区文艺联欢会、展示演出等活动,促进个人、队伍素质的提升。红山社区“舞动红山”秋韵舞蹈队、“唱响红山”红柳合唱队,已成为街道和社区靓丽“名片”。二是坚持“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各支文化演艺队围绕“民族团结一家亲”、“把群众当亲人”等主题,创作情景剧、舞蹈、歌曲,通过鲜活艺术形式展现感人故事和典型事迹,让百姓感受党和政府的关怀。和平社区通过情景剧的形式,将社区夜校学员身上发生的可喜变化和感人故事搬上了舞台,演出后反响热烈。三是将各社区涌现出质量高、反响好、意义深的1-2个优质文艺节目,由专人负责精心提炼编排,“包装”成为社区文化品牌,推送纳入“文化集市”工程,有效保障“文化集市”工程 “一社一特”基础工作。截至目前,“文化集市”工程共汇集各社区的小品《打错的电话》、集体诗朗诵《向党报告》等优质文艺节目76个。
以街道为依托,做好“文化集市”工程运行保障。一是各街道多方争取,通过“新建、改建、租赁、共用”等方式,解决社区活动阵地不足问题,6个社区新建活动阵地,12个社区完成活动阵地改建,15个社区采用租赁方式满足活动阵地需求,14个社区利用辖区退休站、居家养老中心、企事业单位等共建资源,共享使用活动阵地,保障各族居民群众、文艺队伍有活动场所。目前所有社区活动阵地面积均达到200平米以上,并逐步完善配套活动设施。二是各街道根据社区文艺节目编排需求,链接文化场馆和书画、摄影、戏曲、文学等文艺协会,积极开展联络、协调、指导、培训、服务工作,严格节目内容监督审读,优化演出质量、效果。三是各街道整合所辖各社区优质文艺节目,吸纳辖区“爱心妈妈戏曲”、“0990街舞文化”等规范文化演艺类民办非企业的优质文艺节目,排出全年展演计划,在所辖各社区进行巡回展演、联片汇演,共享文艺精品,以“集约化”的方式打破各社区(村)“各自为战、小打小闹”的展演模式,达到“文化集市”工程的内容聚集度高、辐射影响面广效应。2019年昆仑路街道组织开展了“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共话家乡美、共抒感恩情、共祝祖国好”等主题文化展演活动8余场次,辖区上千人次参与活动。
以区委为推手,确保“文化集市”工程落地见效。一是区“访惠聚”驻村办牵头研究制定《关于建设克拉玛依区“文化集市”工程的实施方案》,区委宣传部、区文联、区文体体育旅游局等部门“一盘棋”纳入责任单位,联合“作战”,通过开展“街道吹哨、部门报到”的工作机制为“文化集市”工程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有效落实全区“文化集市”工程展演计划。二是梳理形成《克拉玛依区“文化集市”工程资源名录》,根据节目内容、节目类型等要素分类造册,结合不同观众群体、不同节庆节日、不同专场主题、不同舞台风格精准制定演出“节目单”,更加贴近活动实际,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三是借助市、区两级文艺展演活动平台进行“文化集市”工程文艺节目展示、展演,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凝聚共识、增强认同。1月25日晚,克拉玛依市举办“访惠聚”驻村工作主题文艺展演,克拉玛依区通过音乐快板、诗词朗诵、小品等类型节目,讲述了发生在群众身边的感人事迹。2月19日,克拉玛依区举办“庆元宵节”民俗文化活动,“文化集市”中秧歌、戏曲、舞狮子等传统特色文艺节目轮番演出,共吸引群众及游客10.1万人次。4月3日晚,克拉玛依市第二场“访惠聚”驻村工作主题文艺展演,克拉玛依区以歌舞、小品、情景剧等形式,将驻村工作中的感人故事、典型经验和做法搬上舞台,呈现驻村工作成效,获得观众一致好评。
(供稿:克拉玛依市克拉玛依区“访惠聚”驻村工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