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心网讯(记者赵梅 )你可能很难想象,长相平庸的家鸡,竟然和外表美丽、气质高雅的珍稀鸟种,西方松鸡、岩雷鸟是亲戚。近日,新疆晨报记者采访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鸟类研究专家马鸣了解到,在新疆,家鸡的“亲戚”还真不少,新疆共有13种野鸡,其中,8种都被列入国家级重点保护名录中。
据马鸣介绍,鸡形目在生物分类学上是鸟纲中的一个目,这一目分有8个科,比如:雉科、松鸡科、冢雉科、凤冠雉科等。鸡、鹌鹑、孔雀等都属于这一目中的鸟。
新疆的野鸡只归属其中的两个科:松鸡科和雉科。属于松鸡科的种类分别有:西方松鸡、黑琴鸡、柳雷鸟、岩雷鸟、花尾榛鸡5种鸟。属于雉科的种类分别有:藏雪鸡、暗腹雪鸡、阿尔泰雪鸡、石鸡、灰山鹑、斑翅山鹑、鹌鹑、环颈雉8种。它们均分布在新疆各地。
据了解,和家鸡有些相似的是,野鸡都属于陆栖鸟,它们腿脚健壮、善在地面奔跑,它们虽然能飞,但是,翅膀比较短,不善远飞。而和家鸡不一样的是,野鸡中多数鸟的羽毛艳丽、雌雄异色。雄性羽色鲜艳,繁殖期间,它们为了吸引雌性,在向雌性展示自己美丽的外表的同时,还会进行“花哨的”表演,相比雄性,雌性羽色则比较暗淡,这是为了方便它们在繁育期间,卧在巢里不被天敌发现。
据马鸣介绍,新疆的野鸡,除了石鸡、环颈稚和鹌鹑已被驯化,并大量繁殖投放于市场外。其他野鸡多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名录,其中,西方松鸡、黑琴鸡、柳雷鸟、岩雷鸟、花尾榛鸡、藏雪鸡、暗腹雪鸡、阿尔泰雪鸡这8种野鸡,被列入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灰山鹑也属国内仅分布在新疆稀有鸟类。
据了解,家鸡之所以成为野鸡的“亲戚”,是因为家鸡的祖先原鸡也归属鸡形目,原鸡是鸡形目中的雉科鸟类。
另据了解,鸟类中还有很多名字带“鸡”的鸟,比如:毛腿沙鸡、骨顶鸡、长脚秧鸡、普通秧鸡、凤头麦鸡等,据马鸣介绍,这些鸟的名字带“鸡”,但是,它们和鸡形目中野鸡并无亲缘关系,因为毛腿沙鸡属于沙鸡目,骨顶鸡、长脚秧鸡、普通秧鸡都属于鹤形目,而凤头麦鸡属于鸻(heng)形目,它们是完全不同的鸟类。
继续阅读
西方松鸡 善于跳舞才能讨到老婆
西方松鸡又叫松鸡,是松鸡科中个头最大的成员,体长可达67至95厘米,体重可达1.7至5公斤。
它们主要分布在欧洲北部和亚洲,在国内,仅分布在新疆的极北部。
西方松鸡一种半树栖半地面生活的鸟类,它们喜欢群居,主要栖息在松树,杉树、桦树等树林里,它们的求爱方式在鸟界十分出名,那就是在交配季节,雄鸟们会出浑身解数在雌鸟面前跳舞,以此引起异性的注意,取得它们芳心。
据动物学家的观察显示,雄鸟舞蹈的好坏,直接会决定它们是否能讨到老婆。如果一只雄鸟舞蹈非常出色的话,那么它在交配季节能同时吸引到许多雌性松鸡的注意力,雌鸟们甚至会通过观察雄鸟的舞姿,来判断对方的身体健康程度,她们通常认为跳舞越好的雄鸟精力越充沛,体能也越好,生出的后代会更健康。据悉,这也是善于跳舞的基因总是在松鸡种族中流传并保存的原因。
岩雷鸟 冬天自备雪地靴
松鸡家族中的成员多是矮胖、敦实,岩雷鸟也不例外,它和西方松鸡相比,个头要小很多,体重也只有380克至450克。
岩雷鸟主要分布于北极苔原冻土带和高山的树线以上,在国内,它仅分布于新疆西北部的阿尔泰山地区。中国的两种雷鸟在新疆都有分布,即:岩雷鸟和柳雷鸟,它们外形极其相似,但是,岩雷鸟夏羽比柳雷鸟灰暗,且颈部有斑纹,冬季岩雷鸟的眼先部分是黑色,柳雷鸟是白色。
鸟界把这两种雷鸟比作大街上的时尚男女,一年要换2到3次“服装”,冬季一身洁白,到了春夏季节,周身会逐渐变成黄褐色或灰黑色斑点,四季中唯一不变的就是头顶的鲜红色眉瘤。
新疆曾经观测拍摄过岩雷鸟的鸟友向新疆晨报记者介绍,这种鸟一到冬天,还自备雪地靴,腿上会长出厚而长的羽毛,这些羽毛一直覆盖到脚趾,既保暖又能方便它在积雪上行走,岩雷鸟经常穿着“雪地靴”在地上坡上滑翔,到了春夏换羽的季节,它们会自动“脱去”雪地靴,会用嘴啄掉腿脚上硬羽,留下稀少短羽露出脚趾部分。
雪鸡家族 野鸡中“登山健将”
据马鸣介绍,世界共有5种雪鸡,均分布在中亚,新疆则是雪鸡分布的中心地区,其中,有3种雪鸡(9个亚种)。即:藏雪鸡、暗腹雪鸡、阿尔泰雪鸡分布在新疆不同的山头上。三种雪鸡都分布于海拔3000至6000米的高山雪线附近,其中,藏雪鸡分布于昆仑山至阿尔金山,阿尔泰雪鸡为新疆仅有物种,分布在北塔山和阿尔泰山,暗腹雪鸡分布比较广,天山、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塔尔巴哈台山等都有分布。
据介绍,雪鸡属新疆野鸡中中等个头,体长一般在55至65厘米,重约2至4公斤,多为土棕色,与环境浑然一体。它们生性胆怯,好结小群,每群5只至25只,飞行笨拙,善于奔走,一般上山行走,下山滑翔。雪鸡喜欢吃草种子、嫩叶、花穗、根茎,当然,昆虫、蜗牛、中草药,它们也会吃。
据新疆鸟友介绍,雪鸡的两腿非常有力,它们经常在雄鸡的带领下,从半山边采食边行走,一直攀登到山顶,在山顶停留一段时间,梳理下羽毛,又飞到半山腰开始重新采食,继续向山顶攀登,由于它们善“攀登”,因此在鸟界还有“登山健将”的美称。
黑琴鸡 用爪子扒雪窝睡觉
黑琴鸡又叫黑鸡、黑野鸡、乌鸡等,是野鸡中体形中等的鸟类,雄鸟的体长为39至61厘米,体重1.1至1.6公斤,它们尾羽中最外侧的三对特别延长,并呈现镰刀状向外弯曲,与西洋古琴的形状十分相似,所以,得名“黑琴鸡”美名。
这种鸟在我国有3个亚种,在新疆亚种的体形最小,主要分布于天山山脉、塔城、裕民、阿勒泰等地。
据了解,和其他鸟类相比,黑琴鸡对付恶劣环境的能力要更强,由于它们黑色的羽毛能大量地吸收太阳的光热,增加御寒能力,所以,它们的抗寒能力非常强,在零下40℃的严寒天气,它们仍然游荡在河畔和山谷之间。它们会选择到下午二、三点的时候,去阳光充足、食物丰盛的山谷地带觅食。天黑后,它们会在雪地上用爪子扒出一个直径为30至40厘米的雪窝,挡住了凛冽的寒风,安然入睡。
花尾榛鸡——外形似鸡,长36至38厘米,短冠羽,通体棕灰色,具暗色斑纹,花尾榛鸡为林栖鸟类,吃植物种子,绿叶浆果等,分布于阿尔泰山,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鹌鹑——鸡形目中唯一远途迁徙的种类。体长15至20厘米,比家养鹌鹑略小,上体暗褐色为主,杂以浅黄色羽干纹,腹部白色,栖于草原、农田。以植物的芽、叶、种子和果实为食。新疆各地都有分布。
石鸡——俗称嘎哒鸡,又叫红腿鸡,全长约30至37厘米,重约400至500克,新疆荒漠草原上最常见的鸡类,石鸡体羽沙褐色,围绕头侧和喉部有黑色项圈,两肋各有十余条黑栗相间的横斑,嘴、眼周和腿和脚均为珊瑚红色,生活于山区及山前丘陵地带,全疆各地均有分布。它们吃植物种子,浆果,嫩叶及农田中的谷物,兼吃昆虫,每年4至5月繁殖,每窝产卵10至20枚,已被批量驯化。
新疆两种山鹑——斑翅山鹑全长25至31厘米,体羽以灰褐色为主,上体杂以栗色或黑褐色斑纹,腹部具有黑色的马蹄形块斑,雌鸟腹部无此马蹄形斑,它们栖息于荒漠、丘陵、山前戈壁,以植物的种子为食,多见于北疆各地。灰山鹑与斑翅山鹑极其相似,但分布区更偏北,仅分布于中国新疆阿尔泰山、塔城一带。
环颈雉 ——又名雉或雉鸡,尾修长,可达半米,超出全长之半,体重1公斤左右,雄鸡羽色艳丽,具有金属反光,雌体较雄体羽色浅,多为褐色。雉在国内有19个亚种,新疆分布有3个亚种,莎车亚种、塔里木亚种、准噶尔亚种,分布于新疆各绿洲农区,它们多栖于灌木丛、草丛、胡杨林。善于奔跑,飞行有力,但不持久,近年来,随着大面积垦荒等因素,环颈稚数量逐年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