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心网记者布仁克西克
1月2日,鄯善县鄯善镇蒲昌村热闹非凡。每周一,是蒲昌村巴扎日,方圆几十里的群众纷纷前来赶巴扎。当天,该村村民吾甫尔·阿西木卖掉了十几只羊。他的老伴和儿媳妇专卖生活用品,一天收入也不少。
已过六旬的吾甫尔·阿西木祖辈是农民,靠种田为生。自从蒲昌村被确定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村后,村庄一年变一个样,吾甫尔·阿西木等村民见证着家乡的发展,也看到了村庄变化带来的旅游商机,纷纷从事农家乐、家访点、养殖、手工业等,渐渐地,钱袋子鼓起来了,生活更幸福了。
蒲昌村,在古代不仅是中原进出西域的门户,更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交通枢纽。但一直以来,人多地少的状况制约着村子的发展。2011年蒲昌村被自治区民委(宗教局)确定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并享受每年50—100万元的专项资金补助。蒲昌村对150户农家房屋进行了改造,还依托国家4A级景区库木塔格沙漠,发展起了少数民族特色家访旅游业。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项目的实施,也带动了当地的新农村建设和旅游开发工作。
鄯善县委、县政府以库木塔格沙漠景区为依托,把村寨建设与新农村建设和旅游开发相结合,着力打造民族风情浓郁的旅游新村。如今的蒲昌村,不管是街道还是居民住宅和商铺,处处流露着楼兰文明的古老和非凡,吸引着游客前来。
吐鲁番市民宗委党组书记张连杰说,实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项目,最受益的是村民。得到资金支持的村民得到了实惠,也有了积极性,还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近几年,蒲昌村不断涌现出从事家访点、农家乐、刺绣、打馕、沙雕等的专业户,在传承文化中增加收入,同时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
蒲昌村库木纳瓦农家乐的老板克然木·肉孜,是村里最早办起农家乐的人。他家的农家乐规模已达到一次能接待50人左右,年收入10万元以上。
从事打馕已有10余年的吾斯曼·依买尔说:“过去打的馕都要带到县城去卖,现在我的馕专卖给村里的农家乐和游客,在馕店里就卖空了。”
蒲昌村是我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一个缩影。
“从2009年起,国家民委和财政部安排一部分少数民族发展资金支持各省区实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项目。项目实施以来,新疆各地坚持把民居保护与文化传承相结合,多方整合资源,注重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保护和发展了一批特色鲜明、文化氛围浓厚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在传承和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促进了当地少数民族贫困群众的增收和致富。”自治区民委(宗教局)经济发展处处长姜国利说。
据了解,根据国家民委和财政部《关于做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与发展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的要求,我区认真开展特色村寨的筛选、申报、审核、确定等工作,支持48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开展建设,优化和完善了村寨软硬件环境,村民享受到了实惠,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我区许多特色村寨都已创建成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