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民生之声,构建和谐社会。竭力打造新疆地区第一民生网站!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新疆民生网
 首页 >>便民利民 >>新疆:北疆雨雪飘飘 南疆风沙萧萧
新疆:北疆雨雪飘飘 南疆风沙萧萧
作者:网络转载


亚心网讯(记者 刘昕)临近下班的时间点,酝酿了一天的降雨哗哗下了起来,一会儿会儿的时间,打湿了路面,和行人的发梢,伴随着哗哗的雨声,这雨即将伴随人们迎来晚高峰。

17时20分,细细密密的雨飘了起来,原以为这雨就这么温柔的下着了,可谁知过了不到十分钟,雨量明显开始增加,瓢泼般的就散了下来,截至18时,短短半个小时的时间里,主城区降雨量1.3mm,此时首府各区都已经出现了明显的降雨。

其实,这降雨来的并不算畅快,因为在早上滴了几滴之后,就销声匿迹了,直到17时许,才正式现身。一整天的降雨犹抱琵琶半遮面,而持续的阴天让17日的乌鲁木齐最高温只有14℃。

乌鲁木齐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王健告诉记者,17日的降雨其实是一场断断续续的小到中雨,来的有点提前,早上那会儿就到了,但下下停停,下午才又开始,全部过程要持续到17日深夜。

降雨结束后,18日的气温和17日相比,并没有太过明显的变化,预计高温在14℃ ,低温7℃。

乌鲁木齐的降雨只是北疆雨雪天气的一个缩影,因为冷空气的影响,最近两天北疆地区正在经历这雨雪降温天气,而南疆则是风沙席卷。

记者从新疆气象台了解到,受西北路径冷空气的影响,从17日白天开始到18日白天,北疆大部分地区都有降雨出现,其中山区可能会转雨夹雪或雪。降雨期间,新疆气象台预计,伊犁河谷、塔城北部、北疆沿天山一带以及天山山区等地的部分地区可能达到中到大量。

今天夜间至明天夜间,南疆东部有4~5级偏东风,巴州、阿克苏、喀什等地的部分地区有扬沙或沙尘暴。

新疆气象台首席服务官窦新英告诉新疆晨报记者,此次冷空气从西北方向而来,所以对主要是先影响北疆,南疆出现的大风沙尘主要是冷空气东移过程中,顺天山缺口东灌进入南疆之后产生的。

“冷空气进入的时候,有很小的一部分翻山进入了南疆,所以17日夜间到18日,南疆西部山区也有一些微弱的降水天气,但是总体来看降水并不算太大。”窦新英说。

目前正值春季,冷空气活动最为频繁的时段,所以新疆的天气变化也比较明显,此次给北疆地区带来雨雪降温,南疆带来大风沙尘的天气将于18日逐渐结束,但紧接着20日-21日还将继续有冷空气影响新疆,届时北疆大部分地区还有不同程度降水天气出现。

亚心网讯(记者 刘昕)连着两天,乌鲁木齐的天气预报似乎都不太尽如人意,周日预报的24℃高温,没来,周一报的午后小雨,提前到了早上,而且只滴了几滴……四月的天气本来就乱,这预报怎么还没个准确率了呢?究其原因,这还的从春季的天气特点说起。

四月的乌鲁木齐,处在刚刚开春的季节,此时虽然人们感觉春天已经来了,但实际上,主导天气现象的大气环流,还处在冬季环流模式向夏季环流模式调整的阶段,冷暖空气都不稳定,所以天气变化比较频繁,在这样的情况下,天气预报的难度就相应的加大了,在温度、降水等方面难以把握,所以才会让大家觉得天气预报不准确。

乌鲁木齐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王健告诉记者,从环流角度来说,冬季控制天气的主要是冷气团,夏季是暖气团,这两个季节的天气因为始终受到相应气团的主导,相对来说要稳定一些。

“春季,刚好处在这两种模式的调整转换阶段,冷气团和暖气团势均力敌,二者不肯相互妥协,便会出现剧烈的活动,从而导致天气变化频繁,而且变幅比较大,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春天其实是兼具冬夏两个季节的天气特点的。”王健说。

王健进一步解释,在这样的背景下,预报之所以难以把握,是因为虽然同样是有冷空入侵,但由于背景的不稳定,所以冷空气的到来究竟能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就会有比较大的变数。“天气预报,我们先要确定一场冷空气到来,是大风降温,还是降温降水,然后再确定降温降几度,下雨下多大。但是在冬夏换流量交替的时候,冷空气的影响隆冬以及盛夏时节时候,是有区别的,所以这个降温幅度和降水量的确是个很难把控的量。”

冷暖气团的交锋,必定带来一场变天,小的交锋,天气可能是微微一变,但是如果交锋剧烈,那么便会是一场,大风降温雨雪齐聚的天气。“这也是为什么春天天气多变的原因,不过只要过了这个调整期,天气就能稳定一些了。”王健说。

记者了解到,一般情况下,进入五月之后,暖气团基本就能占据天气的主导地位,这也就意味着环流进入了夏季模式,此后常规的冷空气入侵预报,会比春季容易把握一些,准确度也要更高一些。


  • 上一篇:乌鲁木齐城北主干道快速化贯通工程及综合管廊工程21日起围蔽施工
  • 下一篇:请注意!公交线路有变化 新增5条调整3条
  •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法律援助 - 联系我们 - 信息举报 - 全站搜索
    Copyright (C) 2014-2015 www.xjmsw.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新疆文子文化网络工作室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国家信息产业部 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新ICP备14002711-1号

    新公网安备 65010502000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