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民生之声,构建和谐社会。竭力打造新疆地区第一民生网站!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新疆民生网
 首页 >>民生在线 >>一代人的丰收梦
一代人的丰收梦
作者:

新疆民生网(袁光超)我叫纪景兰,1949年4月27日出生于山东省德州临邑县,当听到歌声:“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响应国家建设边疆的号召,1965年5月份来到了阿瓦提县丰收三场四连。1966年—1970年任丰收三场四连三排、四排排长,连续5年被农场评为“三八红旗手”。1970年调任丰收三场二连妇女排任排长,当时的主要工作就是开荒造田,同南京、山东有志青年共同建设美好家园的“丰收梦”。

思想关。在来之前,听到有很多人说新疆是一个荒凉的大戈壁,尽管我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但当我真正接触到这片土地时,才发现丰收三场就是一个荒无人迹的大沙漠,戈壁夏日的阳光干热难耐,土地贫瘠、水源匮乏,不到一个星期,就嘴唇脱皮、流鼻血,两只胳膊被晒得火辣辣地疼,原先白皙的皮肤变得黝黑粗糙,这些都是我不曾想过的。地理条件上的困难时刻摧残着我的内心,于是,我就打起了退堂鼓,动起了回家的念头。可是,看着其他同志都在咬牙克服,领导同志们都在自觉地带头开荒,我也觉得不好意思。从此,我就和“大部队”的同志们一起,在这片荒凉的土地上拉开了建设丰收三场的序幕。

劳动关。当时条件有限,在场党委的领导下,一场向大自然进军的战天斗地、艰苦创业的奋战在这片荒原上展开了。生产工具主要是坎土曼,生产力就是人。每天挖渠道、开条田、排盐碱,干十天才能休息一天,手经常磨得流血。有时农场里还有生产突击活动,如“迎接红五月,大干一百天”,一两天不休息都很正常。就这样,一个月工资才18块钱,拿到手还要仔仔细细的数个好几遍,直到75年工资才能拿到33块钱。进个县城就只能坐驴车,晃晃悠悠的不说,还得吃土,往往是早上坐驴车上去,回来就到了深夜。

生活关。没有条件,我们就创造条件。没有房子,我们就住地窝子,没有粮食,我们就到处找野菜吃野菜。当时由于土地里面都是盐碱,野菜都还不好找,慢慢的我们就发现,洋芋在这个地方产量最高,我们大家就一起想方设法种土豆。最困难的是缺水,当时的条件下,没有办法喝上甘甜的水,人和牲口喝的水都是一样的,人趴在林带里喝上一口,然后在放牲口进去喝。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很快就改善了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后来,随着三场的建设和发展,生活条件的改善,自己把砖房子盖起来,再也不用再住地窝子了,伙食也逐渐得到改善。慢慢地,生活关、劳动关、思想关也就过去了。

虽然条件艰苦,丰收片区的各族干部、职工始终没有背离理想,尽管背负着沉重的压力,我们仍在各自的岗位上力所能及地埋头工作,仍在为农场的建设默默的流血流汗,农场仍在蹒跚前进,正所谓“万水千山总是情,英雄面前无难关”。“丰收梦”不仅是一种梦想,更是一种精神,永远激励着丰收片区各族人民不断奋进,不断前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恢复了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当时,一个人分了10亩的口粮地、10亩的棉花地和1亩的菜地。为了给群众增收,片区党委调整种植结构,种植出的棉花质量高、产量好,成为中国长绒棉主产地之一。加上前些年棉花价格好,家家户户腰包都鼓起来了。在十四连开发种植葡萄,那些年葡萄种植收益特别好,加上新疆独特的气候条件,十四连的葡萄个头大、糖分多,销量不愁,到2000年左右,丰收片区已经出现了好多万元户。当时,从甘肃、四川引进移民,增加人口,刺激消费,这些党和政府的举措,为丰收片区的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幸参与农场的建设,见证农场的发展史,是我无上的光荣。

(供稿:阿瓦提县丰收片区管理委员会)    


  • 上一篇:十三岁的泥瓦工-阿里木·阿迪力
  • 下一篇:愿做一生追梦人
  •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法律援助 - 联系我们 - 信息举报 - 全站搜索
    Copyright (C) 2014-2015 www.xjmsw.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新疆文子文化网络工作室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国家信息产业部 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新ICP备14002711-1号

    新公网安备 65010502000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