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民生网讯 (通讯员 杨春艳)为提高机关、事业单位平时考核、绩效考核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管理,促进工作作风转变,提高工作效能。阜康市人社局提高认识,制定方案,抓好落实,扎实有效地推进平时考核和绩效考核工作。
一、提高对平时考核、绩效考核重要性的认识
平时考核是对工作人员履行岗位职责、完成工作任务情况的考察和记载,是加强单位日常管理的基础性环节,是年度考核工作的重要基础和依据。扎实开展平时考核工作,有利于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日常管理,推动各项工作层层落实;有利于客观公正、及时准确地评价工作人员的实绩。绩效考核是将单位年度绩效考核指标细化分解到内设机构和每位工作人员,使每个工作人员成为单位绩效指标的具体承担者和落实者。推行绩效考核制度,有利于形成“考单位就是考个人、考个人就是考单位”的良性循环,有利于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工作机制,有利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工作人员队伍。
二、制定切实可行的绩效考核方案。
制定平时考核方案从细化、量化入手,不断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增强考核工作可操作性。制定绩效考核方案围绕“德、能、勤、绩、廉、学”六个方面进行,紧紧围绕我市党委、市人民政府下达的年度绩效考评目标任务和上级业务部门下达的工作指标,制定切合实际、操作性强的实施办法或实施方案。特别是个性指标“绩”,将考核指标细化、量化,分解到部门内设机构,落实到人头,在完成工作任务的数量、进度、标准等方面提出明确具体要求,制定合理、科学、切实可行的加分、扣分办法,完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三、认真抓好平时绩效考核管理。
抓平时考核,就是抓平时管理,强化对工作人员的同步管理和动态管理,建立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队伍管理的长效机制。有效使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平时考核记事簿》,进一步完善月小结、季考评的方法,及时记录工作人员在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日常表现,重点评价工作人员完成工作任务、阶段性工作目标等情况,并由分管领导按季度进行评鉴。将平时绩效考核结果与日常管理、年度考核挂钩。对无正当理由不使用或不认真填写《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平时考核记事簿》、不参加平时绩效考核人员,不得参加年度考核;平时考核中分管领导未签署评鉴意见的,年度考核不得评为优秀等次;平时考核中前三个季度均为“良好”以上等次,且至少有一次“优秀”等次的,年度考核方可确定为“优秀”等次;平时考核有一次“差”等次的,年度考核确定为“不称职”等次。
四、充实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单位要将绩效考核与制度建设结合起来,突出单位、岗位特色、特点,健全与绩效考核相配套的考勤、学习、奖惩、休假等制度,为绩效考核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制度保障。重视绩效考核资料的收集、立卷、归档,作为短期档案保存,建立健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绩效考核档案,工作人员调离时,应将其绩效考核材料移交调入单位,作为在新单位参加年度考核的参考依据。
五、注重考核结果运用。
按照《阜康市公务员绩效考核实施细则(试行)》要求,注重绩效考核结果的运用。一是作为干部任用、奖惩的依据。对因工作失误造成单位绩效考核指标未完成的,按照扣分点倒查到具体责任人,实施行政问责。公务员全年绩效考核确定为“优秀”等次的,可作为优先提拔任用、健康休养、评优表彰的重要依据。事业单位岗位管理人员考核评价结果要作为聘用人员晋升职称、调整岗位、变更岗位等级、续(解)聘的重要依据。凡绩效考核有“基本合格”及以下等次的,不得正常晋升职务、变更岗位及岗位等级,当年不得评先评优。二是作为发放绩效奖的依据。各单位要按照绩效办相关规定,结合绩效考核结果制定单位绩效奖金分配方案,报市绩效考评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批。三是作为改进工作的依据。对平时绩效考核评定为“一般”、“差”等次的工作人员,直接领导要及时进行诫勉谈话,提出限期整改措施和改进工作要求,督促其努力完成工作任务;对全年绩效考核为“基本合格”、“不合格”等次的工作人员,单位要适时组织离岗培训。经培训后工作能力仍不适应岗位要求的,对其岗位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