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民生网叶城讯(通讯员 蔡丽萍)3月22日是我来到叶城的第600天,一切就像梦一般,如果不是在微信朋友圈记录着在叶城的点点滴滴,我都不敢相信,我和叶城在不知不觉间已经相遇相识相知了600个日夜。
千山万水 只为遇见你
有一种幸运叫做我在寻你刚好你也在找我,我想这形容的就是我和叶城。2014年还是大三的我听了一个讲座,讲座的主题就是《我和西部计划》,同专业的学姐作为优秀志愿者代表回母校宣讲,讲的就是她在新疆的志愿生活。少不更事的我只被数张美图吸引,不禁感叹:新疆真的好美啊。2015年的毕业季,志愿服务3年最后扎根新疆的学长也回到了母校宣讲,我再次被吸引,不仅仅是因为风景的美,还有西部计划志愿者的志愿精神。那时起,我便有了一个愿望:去新疆,去做志愿者,去书写属于自己的别样青春。
2015年7月21日,在与家人沟通后,我与同去新疆支医的小伙伴踏上了开往乌鲁木齐的火车。承载着我们梦想的火车跨过长江黄河、翻越青山绿水、穿过茫茫戈壁,从和风细雨的江南来到“长河落日圆”的大西北。到达的那天天很蓝,树很绿,人也很热情,这是我想遇见的新疆。
为期一周的培训,160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汇聚在乌鲁木齐,有人因好奇“新疆这么大,我想来看看”而来,有人因憧憬着“用一年有限的时间,做一件终身难忘的事”而来,更多的人梦想着“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而来。
千丝万缕 只想拥抱你
在叶城,不时有家人朋友关心地问我“在叶城怎么样,习不习惯?”我都用兴奋的语气回应他们:“石榴甜不甜,只有尝过才知道,叶城很好,我很喜欢。”
作为来自南方鱼米之乡的“吃货”姑娘,我在叶城寻找到了“天堂”。春天,在水果巴扎间徘徊,吃着西瓜和哈密瓜不肯离去;夏天,坐在核桃树下吃着手抓饭,和朋友约定核桃熟的那天再来坐一坐;秋天,穿行在苹果园里,一心想着来年自己也要种棵苹果树;冬天,站在烧烤店门口守着酥香味浓的特色烤鱼,当然还有烤羊肉串、烤包子、大盘鸡、拉条子等等。如鱼遇到了水一般,我遇到了叶城,“吃货”道路越走越长。
大学时利用假期,我也去过不少地方,可是最向往的还是叶城。我可以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上眺望数万亩的生态林,也可以在坡陇原始森林欣赏茂密的林地,我曾痴迷于锡提亚迷城的神秘,也曾留恋于戈壁中突现的宗朗湿地公园。不愿自己独享这叶城的风景,我用相机记录下那缠绕脑海的美,与内地的家人朋友分享,邀请他们做客叶城,共享这份美妙。
在叶城,小朋友们简单热情的问候“艾萨拉姆”(你好),让我体会到了新疆的另一种美--风情美。在乡里开展志愿活动时,维吾尔族大叔用不太流利的汉语说着“谢谢你们”,还拿出家里最香甜的葡萄给我们,用最质朴的方式表达着他的热情;楼下的水果店维吾尔族老板总是在我买完葡萄后送我一颗大石榴,“这是叶城本地的石榴,内地没有的,送给你尝尝。”我钟情于这样一群热情的人们,他们用最朴实的语言和行动诉说心声“欢迎来到叶城”。我渴望成为他们中的一员,用自己的热情感染身边每一个人,用心拥抱我的“昆仑第一城”。
千言万语 只说我爱你
“有一种生活,你没有亲身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艰辛;有一种艰辛,你没有体会过,就不知道其中的快乐;有一种快乐,你没有拥有过,就不知道其中的纯粹。”在叶城,我体会过那种快乐与纯粹。
还记得我们第一次走进敬老院时,老爷爷正端着水果走向我们,对我们说“天气热,吃点西瓜休息一下”,后来我们了解到,水果是上次志愿活动时其他志愿者带去,老爷爷特地留下来的。志愿活动结束后,步履蹒跚的维吾尔族老奶奶站在路边一直说着感谢的话。小伙伴们的眼眶都湿润了。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每个人都是一颗小太阳,在温暖别人的同时也温暖着自己,这就是爱的力量。
在叶城,每个人都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表达着热情,他们会唱着《叶城恋歌》来告诉你这就是他们生活的地方,他们会跳着麦西来甫来庆祝美好的节日,表达美好的愿望,他们会送上最好的干果来迎接远方的客人。这就是叶城,多少人神往的地方。
缘分,就是这样的一种情,如果不是大三那年的“一面之缘”,我便不可能遇见新疆,如果不是毕业后踏上了开往新疆的列车,我便不可能认识叶城,如果不是志愿服务一年后选择留下来,我便不可能爱上这里。
三年的志愿服务已经过半,我已经被这片热土深深吸引,渴望像我的前辈那样将余下的人生根植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生根发芽,绽出光彩。
(作者系2015年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
上一篇:乌恰县召开2016年乡(镇)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 工作述职评议会议
下一篇:靠技能脱贫 用双手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