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民生网讯 (通讯员 肉孜买买提·吉力力)3月29日下午九点,刚从巴扎回来的和田县园艺场果农加帕尔·阿卜杜拉晚饭也没来得及吃,手拿着笔记本、铅笔等学习用品,昂首阔步朝园艺场会议室走去。当他走进会议室时,现场气氛十分热烈,大家正在园艺场副场长雷柏青的指导下学习汉语。
近日,和田县各乡镇充分利用晚上、农闲时间,遵照“需求导向、分类施教、注重实效”的原则,以行政村为单位开办“双语”夜校班,帮助农牧民学好国家通用语言,有效提高农村青年的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提升他们的就业能力,积极引导农牧民早日摆脱贫困。
据了解,“双语”夜校授课老师由理论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组织能力强的“访惠聚”工作队队员、驻村管寺工作队队员、村干部及致富带头人组成,学习内容主包括汉语日常用语、商务用语、实用汉语和创业致富等。
“现在,不会汉语就很难就业,城市里的汉语培训班学费高、距离远。我们要珍惜‘双语’夜校学习机会,努力学好国家通用语言,提高就业能力和劳动收入”加帕尔·阿卜杜拉说。
据悉,和田县各乡镇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方式大力宣传农民通过学汉语创业就业成功的典型事迹,以典型示范为引领,让农民学有榜样、干有方向,引导更多的农民积极学习国家通用语言,为农村就业工作开展提供有力支撑,在全县掀起学“双语”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