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民生之声,构建和谐社会。竭力打造新疆地区第一民生网站!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新疆民生网
 首页 >>民生杂谈 >>新疆在全疆范围内全面取消农村义务工积极影响持续升温
新疆在全疆范围内全面取消农村义务工积极影响持续升温
作者:网络转载


新疆在全疆范围内全面取消农村义务工积极影响持续升温

农牧民“松绑”后创业致富劲更足

亚心网讯 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春天。

自治区在全疆范围内全面取消农村义务工后,全区农牧民的角色定位开始发生历史性的转变。越来越多的农牧民开始走出家门打工增收,越来越多的农牧民进入企业成为产业工人,越来越多的农牧民忙着学技术、调结构,提前备耕……“松绑”后的农牧民,生活方式出现更多的选择,他们创业致富的劲头更足了。

2月13日,寒意正从民丰县安迪尔乡亚格其艾格勒村渐渐退去。村民们三三两两朝着自家的枣地走去。此时,正是亚格其艾格勒村修剪枣树的最佳时期,因为不用再参加植树、整理林地等义务劳动,村民们修剪枣树的时间比以往提前了半个月。

28岁的村民梁芳家有20亩枣地,每天10时,她就来到枣地里,直到14时才回家。“现在的政策这么好,就应该放开手脚好好干。”梁芳说。

在天山南北,像梁芳这样的农牧民还有很多。在全疆范围内全面取消农村义务工后,农牧民没有了负担,他们增收致富的愿望更加强烈。

2月8日,立春后的一场瑞雪落在开始苏醒的冬小麦地里,岳普湖县阿洪鲁库木乡农民抓住普降瑞雪的大好时机,骑着三轮摩托车、开着拖拉机,满载着一袋袋化肥,来到自家的小麦地里。他们踏着瑞雪,将化肥撒向开始返青的麦田,脸上挂着笑容。阿洪鲁库木乡的干部们结合天气情况,给农民在小麦追施返青肥技术方面进行宣传指导。

喀什地委农办主任石德胜说:“在全疆范围内全面取消农村义务工后,乡镇干部的服务重点从过去的催种催收转变为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引导,为农牧民的增产增收创造了条件。”

而最令人欣慰的是,过去部分在家“留守”的农牧民,开始告别自家“一亩三分地”上的劳作,为农业企业和农业大户打工,从“传统农民”向“职业农民”转变。

2月12日,元宵佳节刚过,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查和特乡哈同社区居民新巴依尔就忙碌起来,为去县上打工做着临行前的准备。

38岁了,这是新巴依尔第一次出门打工。和他一同出门打工的,还有十几个老乡,新巴依尔是当中年龄最大的一个。

2011年,响应县委、县政府的号召,新巴依尔积极报名参加了农牧民南部搬迁,从查干库勒乡拉楞村搬迁至查和特乡哈同社区。成为社区居民后,新巴依尔得到了政府分给他的一套房子和50亩地。现在出去打工,他说自己的生活又将翻开新的一页。

和新巴依尔一样外出打工的,还有温宿县托甫汗管理区托甫汗村村民买买提·艾合买提。

2月10日,买买提·艾合买提背起行囊,离开生他养他的村庄,坐火车前往乌鲁木齐。

买买提·艾合买提今年36岁,和妻子共同养育着3个孩子,最大的8岁,最小的只有两岁。这几年,托甫汗村调整了产业结构,将原先的水稻田改种苹果和核桃,村民年人均收入走在全县所有乡镇的前列。然而,仅仅依靠种地维持生计的单一方式,对买买提·艾合买提全家来说还远远不够,他一直想出去打工多些收入,却始终未能如愿。

今年春节前,买买提·艾合买提的亲戚介绍他去乌鲁木齐一家公司做驾驶员,每月工资有4000元,一开始,买买提·艾合买提还担心每年春天修渠、防洪等义务劳动让自己抽不开身,现在,没有任何后顾之忧了,他安顿好妻子和孩子,就订了火车票。

托甫汗村村委会主任赵尊锁说:“取消农村义务工,是托甫汗村村民多年来最大的愿望。过几天,还有十几个村民要外出打工,他们或就近在县城附近的企业打工,或者远行到北疆的一些城市打工。”

农牧民身份的变化,催生出更多的农牧民劳务经纪人,他们介绍农牧民外出务工的同时,也解决了自己的工作问题。

乌恰县吾合沙鲁乡吾合沙鲁村村民高娅·玉麦尔,一直在乌恰县中吉商业街从事柯尔克孜族刺绣制作和销售,以前参加农村义务工劳动时,她都要和姐妹们停业返乡。从今年开始,她打算带领更多的姐妹参与柯尔克孜族刺绣制作和销售,共同创业致富。

记者从乌恰县委外宣办了解到,今年,乌恰县有3.2万名农牧民,受益于在全疆范围内全面取消农村义务工政策,其中,有近万人将走出家门务工。


  • 上一篇:聚焦乌鲁木齐两会
  • 下一篇:靠技能脱贫 用双手致富
  •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法律援助 - 联系我们 - 信息举报 - 全站搜索
    Copyright (C) 2014-2015 www.xjmsw.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新疆文子文化网络工作室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国家信息产业部 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新ICP备14002711-1号

    新公网安备 65010502000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