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民生之声,构建和谐社会。竭力打造新疆地区第一民生网站!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新疆民生网
 首页 >>民生杂谈 >>吾拉木江·力提甫的秦腔缘
吾拉木江·力提甫的秦腔缘
作者:网络转载


新疆网讯 (记者李晓青)一曲《宝莲灯——劈山救母》秦腔选段唱完不过瘾,再来一段《三滴血》,8月10日,在巴州“穿越楼兰”博湖县分站活动中,36岁的吾拉木江·力提甫在农家戏院里一开嗓,引得陕西游客连声惊呼“老乡来了”。

“ 俺可是纯纯的新疆维吾尔族爷们!”面对游客们的惊诧,吾拉木江·力提甫风趣地回应。

吾拉木江·力提甫是博湖县塔温觉肯乡哈尔恩格村第一书记,他小时候有很多甘肃邻居爱唱秦腔,记忆里只看到台上的人吼得脸红脖子粗的,而台下的人听的如痴如醉,这让他既好奇又觉得有趣。

直到2014 年,乡里成立农家戏院,舞台上的秦腔调子又勾起他儿时的记忆,这也让他动了学秦腔的念头。

为了学习秦腔,吾拉木江·力提甫拜农家戏院“台柱子”姚炳江为师,这一学才发现,秦腔看似简单,想学好太难了。

让吾拉木江·力提甫记忆最深的是《三滴血》,一开始他根本听不清楚唱的是什么,只好把唱词一句一句进行对比,一个字一个字地练发音,背下来。

他说,光对口形,他就对了一个月,又要学会跟着曲乐走,跟着板胡和梆子,节奏的控制也很有难度,不像流行音乐那么容易对上,还要记住哪里有板胡、哪里有二胡、哪里有过门,都得背下来,再一句一句地跟着唱。

唱只是学秦腔的一部分,边唱还要边做些动作,要学习步伐、手势,甩袖子、转圈、翘手指头、瞪眼睛等,五花八门,什么都要一步一步地学,他经常摇头摇得头晕。摆手,抖手,一个动作要重复练上千次,抖得手连筷子都拿不起来了。

他最害怕的是穿厚底鞋练步伐,因为他有小儿麻痹后遗症,脚比较小,厚底鞋总是不合脚,走起路容易摔倒。他有时一练就是几个小时,脚都麻了,脚脖子扭了好几次。一扭就是一个星期走不了路,他就等脚好了再继续练。

功夫不负有心人,现在他已经学会了很多选段,特别是《宝莲灯》《三滴血》里的八个选段最拿手,吐字清晰、发音准确,最高的腔调也能吼上去了。2014年,他参加了新疆地区秦腔大赛,获了一个“最佳人气奖”。

现在,他还教了两个维吾尔族学生,一个叫努尔夏提·阿尤甫,一个叫祖力卡尔阿不都·阿依提,带着他们把汉语相声翻译成维语,把维语小品翻译成汉语,在农家戏院表演,获得了村民们的青睐。

“文化融情让我们各族群众心贴得更近。”他说,乡亲们的眼界和见识随之变广。通过多民族多元化的文化融合,村民们之间关系也越来越好。


  • 上一篇:乌鲁木齐天山区学区公布 学区内生源网上报名
  • 下一篇:靠技能脱贫 用双手致富
  •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法律援助 - 联系我们 - 信息举报 - 全站搜索
    Copyright (C) 2014-2015 www.xjmsw.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新疆文子文化网络工作室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国家信息产业部 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新ICP备14002711-1号

    新公网安备 65010502000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