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民生之声,构建和谐社会。竭力打造新疆地区第一民生网站!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新疆民生网
 首页 >>民生原创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作者:网络转载


哈密支教已近半年,时间不长也不短。在我眼里,这里的百姓,无论是维吾尔族还是汉族还是其它少数民族,都能够和平相处,都渴望过平安祥和的生活,他们甚至比其他任何地方的人更纯朴、善良、热情。在这里很少见到骂大街的,从没见过因为车辆剐蹭占着道不依不饶的,多数小区都没有院墙更没有门卫,自行车电动车很少有失窃现象。

星期六和几个同事到“东疆春”农贸批发市场买水果蔬菜,这里有维吾尔族人开的店,有汉族人开的店,有回族人开的店,也有其它民族的人开的店,家家店门敞开着,有的在里间看电视,有的在外边三三两两闲聊或者下棋,看到店里有顾客逗留才匆匆回来。他们没有过多的寒暄,没有刻意的热情,只在顾客询问时做必要的介绍。整箱水果可以开箱验货,可以称重,买的多市区以内可以送货。

我们走出市场,才想起要买些分装袋,就来到一家维吾尔族人开的干果店。店里店外摆满了各种成色的葡萄干、核桃、大枣、巴旦木、杏干等,有散装的,也有真空包装过的。店里没见到店主,往里走才看见女主人在房子里洗衣服,我们大声叫她,她慌忙放下手中的衣服,简单冲一下手上的肥皂泡,满含歉意地笑着,操着不熟练的的汉语跟我们说她的店里没有,要到对面的超市买。这时候,她的老公从棋摊上回来了,很热情地说:“干啥子嘛,他们开车来的嘛,那家超市,不顺路嘛!那(拖音)家超市才对的嘛!你们往前走嘛,卖白面粉的那一家,边边子上有家超市,袋袋子多得很嘛!”带维吾尔族味的汉语真好听!

从“东疆春”回来我们取道体育场,正好有人在里面踢足球比赛,听着里面人不多,可是挺热闹,大家决定进现场感受感受,一位四十岁左右、中等个头、套一件厚厚的保安背心的维吾尔族男保安主动把我们带到开着的门前。球场上双方队员都既有维吾尔族成员,也有汉族成员,服装并不统一,应该是临时组的队。拼抢很激烈,但无论是自己一方进了球还是对方进了球,队员们都会鼓掌祝贺,有时互相开着无伤大雅的玩笑。球场边的观众既有维吾尔族人,也有汉族人,有妻子带着孩子来加油的,也有在场边热身准备上场的,也有坐在旁边喝彩的,气氛非常融洽。

周日上午,我们几个同事相约去郊区走走,途径维吾尔族和汉族杂居的吾尔达村和黄宫村,每家一个院落,有维吾尔族风格的,有汉族风格的,但是有两样基本是一样的:阔大的院落和摩托车、三轮车,有的人家还有汽车。很少碰到闲逛的人,碰见最多的在路边悠闲吃着青草的羊群,新疆的羊体型较大,个个毛色发亮,膘肥体壮。牧羊人不知在哪里,羊们好像也自觉地遵守着它们的秩序,很享受这种和谐美好的生活。

村子里有一样东西很常见:路口的大牌子。这些牌子有学校教室黑板大小,上面密密麻麻写着农业科普知识,比如一年12个月里每个月份对枣树的护理,何时嫁接,不同阶段如何防治病虫害,不同阶段施什么肥,如何施肥等等。枣农们不保密自己的技术?就这个问题我问了一位村民,他说 “种的人多了才有人来收购,卖到“口里”才能卖好价钱,新疆本地家家都有枣。”朴实的话语,讲的却是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的大道理。

返回的路上,我看见农家的院墙上写着标语“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在哈密这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在这种和谐共处的氛围中,这样的标语就是普通百姓真实生活的写照,亲切而自然!



  • 上一篇:归来,又一个新的起点
  • 下一篇:江城子•双节一家亲
  •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法律援助 - 联系我们 - 信息举报 - 全站搜索
    Copyright (C) 2014-2015 www.xjmsw.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新疆文子文化网络工作室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国家信息产业部 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新ICP备14002711-1号

    新公网安备 65010502000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