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晚报讯(记者王丽丽报道)今年新疆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两权”抵押贷款扩面增量,在破解农户融资难题方面进行了探索。截至9月末,新疆“两权”抵押贷款余额87.72亿元,同比增速81.4%。
近日,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乌鲁木齐中心支行了解到,目前,新疆农村已形成信用贷款、多户联保贷款、“两免”扶贫小额贷款以及“两权”抵押贷款四轮驱动,政策性贷款与商业性贷款并驾齐驱的融资新格局。
受益于“两权”抵押贷款,三年多来,呼图壁县大丰镇红运来农民专业种植合作社通过抵押农户流转过来的土地经营权获得贷款4650万元。“原来我们每年只能获得五户联保贷款150万元,2015年我们首次通过抵押土地经营权申请贷款,额度增到950万元,经营土地规模也由之前的1万亩扩大到10万亩。”合作社理事长王智说。
三年来大丰镇红柳塘村村民人均年收入增加5000元。村民孙玉文就是“两权”抵押贷款的受益者。“2015年我把24亩承包土地流转给红运来合作社经营,2016年购买了农机具为合作社翻地、播种,年收入达15万元。”他说。
据了解,2015年12月起,中国人民银行乌鲁木齐中心支行在呼图壁县、博乐市、克拉玛依市、阿克苏市、沙湾县试点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在伊宁市试点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
中国人民银行乌鲁木齐中心支行行长郭建伟说,试点启动以来,在有序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确权颁证工作,积极探索产权交易平台、风险缓释等配套机制的基础上,各试点县市积极推进农村各类产权流转、融资和交易。金融机构精准对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推出“承包土地经营权+三方协议+公证”“农户联保+承包土地经营权+保险公司承保”“承包土地经营权+地面附着物”等多种“两权”信贷产品,为新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注入金融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