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民生之声,构建和谐社会。竭力打造新疆地区第一民生网站!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新疆民生网
 首页 >>民生经济 >>脱贫攻坚观摩会 展现“志智双扶”新亮点
脱贫攻坚观摩会 展现“志智双扶”新亮点
作者:

新疆民生网(顾晶晶)推进精准脱贫攻坚、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在为贫困群众“输血”,解决迫切的生产生活之的同时,更要注重有针对性地扶志与扶智,激发贫困群众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只有外部“输血”式扶贫与内部“造血”式脱贫相结合,通过自身“造血”巩固“输血”的成果,才能彻底拔除穷根、消除贫困。近日,喀什市多来特巴格乡积极组织各村召开脱贫攻坚观摩会,将各村在扶贫领域工作做出的特色亮点工作展示出来,找准差距,互相借鉴学习。

庭院整治及庭院经济项目是重要的脱贫的重要举措之一,它既能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增收,又能提升群众文明水平。该乡央布拉克(11)村3小组的庭院整治取得了好成效。原本脏乱差的小巷再也看不到了,映入眼帘的是一条条干净、整齐的巷子,一面面粉饰一新的墙壁,处处可见的一幅幅手绘国画,每家每户门前的一座座仿古凉亭,绿树成荫,生机盎然,乡情与美情浑然一体。“亚克西吗?我们村现在这样漂亮,我真的太开心了,这是以前我从来没有想到的,没想到今天竟然变为现实。以前我就盼着门前有个凉亭,可以在闲暇时分与邻居一起聊聊天,做做针线,现在我们不仅有了凉亭,而且还是这么美丽,有特色的亭子。”热情的布左拉古丽·沙吾提大姐高兴地说着。让贫困家庭在劳动就业转移之余,利用自家的门前屋后发展家禽养殖、种植蔬菜、林果苗木,努力发展好庭院经济,该乡艾格日亚(12)村5组村民吐尔洪·克里木在自家小菜棚,开春种了菜苗,收入了7000多元,一提起这个话题他就笑得合不拢嘴。现在又种了西红柿,一部分卖出去,一部分自家吃,接下来打算种一茬白菜,估计将来也可以是一笔不错的收入。

坚持把就业扶贫摆在脱贫攻坚的首位,着力宣传教育、拓宽就业渠道,稳定就业现状,做好就业服务方面狠下功夫。通过技能培训提高贫困群众素质。技能培训是帮助贫困群众脱贫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该乡提勒苏扎克(18)村的农民夜校,每天晚上都热闹非凡,夜校老师既畅通贫困户了解党的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渠道,又帮助他们有效掌握一定的法律法规知识和科学种养技术。该村还开办了村缝纫合作社,走近一看缝纫工人们着装整齐,正专心忙碌的工作着。负责人热艳古丽·亚森向大家介绍了合作社的目前的运营情况,她激动的说:“是党和政府为我们提供了如此便利和优惠的工作条件,我们的工人大多都是家中有实际困难,无法出门打工的妇女,现在合作社的工作为她们提供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报酬按照计件制度,大家的工作积极性一天比一天高,合作社运营的也十分平稳,我想一定会越办越好。”该村扶贫工作站负责人李智涛介绍道:“如果说我们的农民夜校是一大亮点,那么村缝纫合作社将是我村重点推进脱贫攻坚的一大工程,它不仅解决了本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也辐射了周边邻村,提供了可靠便利的就业机会。”

幸福美好的生活不会从天而降,脱贫致富终归是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双手来创造。“志智双扶”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发扬钉钉子精神,润物无声地感召,滴水穿石地坚持,才能见到实效。“随着脱贫攻坚日益深入,针对每个村的实际情况,坚持问题导向、对症施策,以更大的决心、更精准的举措和更超常的力度,着力拔除贫困群众思想和能力上的穷根,深入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事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该乡扶贫工作分管领导李程跟大家分享到。

(供稿:喀什市多来特巴格乡人民政府)


  • 上一篇:当好精准扶贫“六大者” 倾心打好脱贫攻坚战
  • 下一篇:吉木乃县“聚力压责”护航集体经济项目运行
  •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法律援助 - 联系我们 - 信息举报 - 全站搜索
    Copyright (C) 2014-2015 www.xjmsw.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新疆文子文化网络工作室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国家信息产业部 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新ICP备14002711-1号

    新公网安备 65010502000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