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网讯(记者李晓青)5月24日,乌市食药监局、乌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联合首府多家医院开展“全国护肤日(5月25日)”系列义诊、宣传活动。
来自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显示,首府第一季度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数量为57例,在引起化妆品不良反应的产品中,一半以上来自于面膜,而韩国代购的面膜能占到逾三成,同时,这些报告病例人群中既往过敏史占三分之一。
据了解,化妆品不良反应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正常使用化妆品所引起的皮肤及其附属器的病变,以及人体局部或全身性的损害。不包括生产、职业性接触化妆品及其原料和使用假冒伪劣产品所引起的病变或者损害。
新疆食药监局自2015年开展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以来,已设定六家医院为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哨点,分别为:自治区人民医院、新医大一附属、伊犁州中医医院、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哈密地区中心医院、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
乌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负责人刘锡丹表示,造成化妆品不良反应,一方面可能是化妆品本身的原因,如化妆品中含有某些致敏原料或刺激性原料等,如美白祛斑产品汞超标、面膜产品添加物等。另一方面,也可能是消费者为过敏体质、选择化妆品类型不当或使用不当,使用前没有做相应的皮肤敏感试验,出现不适时没有及时停用并就诊等。对于有过敏史的患者,建议在使用化妆品前咨询专业的皮肤科医生。
刘锡丹表示,通过收集、分析各个监测哨点上报的数据,食药监管部门可以对化妆品生产、流通等环节进行监督、管理,从而更加规范整个化妆品市场,减少化妆品不良事件的发生、维护消费者权益。
化妆品不良反应: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正常使用化妆品所引起的皮肤及其附属器的病变,以及人体局部或全身性的损害。不包括生产、职业性接触化妆品及其原料和使用假冒伪劣产品所引起的病变或者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