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民生之声,构建和谐社会。竭力打造新疆地区第一民生网站!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新疆民生网
 首页 >>民生经济 >>凝心聚力 打赢脱贫攻坚第一仗
凝心聚力 打赢脱贫攻坚第一仗
作者:网络转载


      新疆民生网叶城讯(通讯员 徐金娟、马甲兵) 2016年,叶城县委、政府认真贯彻中央、自治区、地区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和相关意见、方案,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全县中心工作来抓,围绕“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的问题,举全县之力,汇全民之智,决战精准脱贫,冲刺全面小康。全县 8 个乡(镇区)实现退出贫困村39个,9849户36112人贫困人口脱贫,完成县委年初确定的年度贫困退出任务,打赢脱贫攻坚第一仗。

“十个一”创新扶贫模式
      为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切实达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该县制定下发了《叶城县实施脱贫攻坚“两个全覆盖工程”实施方案》。成立了精准扶贫资金整合领导小组,制定“访惠聚”驻村工作办法,明确要求各级“访惠聚”驻村工作队与贫困村不脱贫不脱钩,逐户落实扶贫措施,着力提升村级组织带领群众稳定增收的能力。乡(镇区)、县直帮村包户单位的主动作为、积极作为、帮助贫困村制定扶贫发展规划,制定贫困户一户一扶持方案,理清贫困村和贫困户的发展思路,加大宣传动员帮扶力度,解决了贫困户我要脱贫的思想主动。今年以来,帮扶单位、个人共投入帮扶资金、物资2350.19余万元,帮助劳务输出实现就业3940人,扶持贫困学生就学662人,有效解决了贫困村、贫困户实际困难,为精准脱贫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该县在精准扶贫入户项目的实施上,紧盯2016年计划脱贫的8个乡(镇区)39个贫困村的8075户26899个贫困人口,按人均4100元的标准,严格落实精准入户项目,以贫困户户均庭院经济发展“十个一”目标为抓手,按照缺项补项的原则,以产业扶持脱贫为重点,实施专项扶贫项目187个,资金14008万元,以发展高效立体特色庭院经济、贫困户发展庭院经济户均增收1万元为目标,规整贫困户庭院、改造屋后老果园5万亩,清理未利用低效土地10万亩发展庭院经济。通过庭院经济“十个一”建设,扶持贫困户拓展增收渠道,将小庭院做出大文章,切实为贫困户精准脱贫创造有利条件。 
“万名青年创业行动”助力青年精准脱贫
      该县把推进青年就业创业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和根基工程,立足乡村实际,在喀什地区率先启动“万名青年创业行动”,设立1000万元作为创业基金,为农村青年创业提供资金扶持,通过“十小工程”让青年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创业梦,助力精准脱贫。目前,“十小工程”已覆盖全县各村。
      该县实施“十小工程”充分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做到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相结合、与青年创业行动相结合、与市场需求相结合、与青年人特点相结合,就近培训,上门培训,直至掌握技能,给农村青年树立创业信心。残疾青年伊德力斯积极乐观,喜欢学汉语,参加村里的夜校学习和电脑办公培训后,开了一家集打字复印、照相、代交话费电费为一体的便民店,今年还打算把电商开起来。
      截至目前,全县343村(社区)已有2160间十小店铺在营业,“十小工程”覆盖率达到了100%,吸纳了10000余名农村青年就近就地就业创业。乡政府还对店铺进行规范管理,帮助店主确定经营范围,及时提供市场信息,确保支持一个,成功一个。如今,打馕、修车、理发、烧烤等小商铺在乡村随处可见,这些店每天都能有百元收入,不仅活跃、繁荣了乡村经济,也加速了贫困户脱贫步伐。
      该县还不断加大农村青年就业培训力度,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推动“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该县着力开展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和政策培训,通过培训实现就业扶贫。
山区乡镇脱贫有实招
      该县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致贫原因复杂、脱贫任务艰巨,尤其是6个山区乡镇(场)基础设施薄弱、自然环境恶劣,是全县脱贫攻坚的“硬骨头”和主战场。
      2016年,该县针对山区乡镇(场)贫困群体人数多、产业化水平低、基础设施不完善的突出问题,以更新的思路、更高的定位、更实的举措,重点解决山区乡镇(场)贫困农牧民行路难、吃粮难、吃水难、产业结构调整难等一系列事关民生的重点问题,精准发力拔穷根,使山区乡镇走出了一条切合实际的脱贫之路。
      加大扶持力度,让群众看到脱贫希望。2016年叶城县按照“立足民生、发展产业、统筹城乡、安边兴县”的边境扶贫工作方针,以一线守边、二线固边、三线服务的要求,投入边境扶贫(试点)资金1000 万元,对西合休乡4 个边境扶贫开发工作试点村进行了重点扶持,按照“ 面积、功能、质量、产业”四不落后的要求,新建安居富民房100套,养殖牲畜10300只, 种植玛卡20亩、雪菊20 亩,新建太阳能光伏电站3座、高位水池2 座,受益贫困户2240户。
      积极引导信贷资金向山区乡镇(场)68 个贫困村倾斜,不断推动金融机构、产品和服务创新,积极扶持贫困户发展特色畜牧增收产业,启动实施山区乡镇(场)年人均增加一头畜工程,整合山区乡镇畜牧业发展户均1 万元贴息贷款项目、财政扶贫及援疆资金,累计购进生产畜7 万余头只,为山区贫困户发展注入了生机,使山区乡镇农牧民畜牧业生产实现可持续性增收。
易地扶贫搬迁暖民心
      易地扶贫搬迁和游牧民定居工作是叶城精准脱贫工作重中之重,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领导小组协调推进此项工作。
      2016年10月,叶城县委、县政府把柯克亚乡阿其克拜勒都尔村、喀拉尤勒滚村、莫木克村三个村也实行整体异地搬迁,让生存条件恶劣、自然灾害频发、难以实现就地脱贫的非边境地区贫困人口实现搬迁脱贫。
      如今,在县城东城小区D区,移民新村基础设施高标准配套,建设了配套的小型市场,新建公厕、卫生室、图书阅览室等设施方便牧民生活,确保牧民在这里生活得舒适方便。按照村委会的配置,为搬迁群众设置了村党支部办公室、医务室、图书室、阅览室等。相关部门联合办公,解决搬迁下来的群众教育、培训就业、医疗卫生、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问题。利用冬闲时间对搬迁下来的群众进行培训,发挥工业园区、企业孵化中心、城乡建筑工地等作用,根据实际情况,因人而异实现就地就近就业;按照预定方案,一一落实搬迁下来的学生上学、群众就医等事宜,确保搬进新居的乡亲们不愁吃、不愁穿、有房住、有学上、有医就、有人管。
      随着这3个村的整体搬迁安置工作全面结束,原先的“迁得出、留得住、安下心、能致富”,已经变成了“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快致富”良好态势。
      据悉,该县按照‘五年任务、四年完成、一年巩固’要求,能快则快,保证质量,坚持自愿、求实和不欠账原则,‘十三五’期间,还要易地扶贫搬迁25个村,搬迁总户数6388户,搬迁总人数23712人。


  • 上一篇:兵团2017年“消费促进‘6+1’活动”启动
  • 下一篇:吉木乃县“聚力压责”护航集体经济项目运行
  •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法律援助 - 联系我们 - 信息举报 - 全站搜索
    Copyright (C) 2014-2015 www.xjmsw.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新疆文子文化网络工作室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国家信息产业部 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新ICP备14002711-1号

    新公网安备 65010502000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