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民生网(郭燕)“阿宝大姐,我们是你的新亲戚,今天节日,我们来看看你。”梁艳玲笑意盈盈地说。
汇福社区居民努尔古丽·阿宝家这天异常热闹,辖区非公企业“喜欢餐饮”、“福海鱼庄”的员工带着羊腿、大米、面粉、清油等礼物来到汇福社区低保户努尔古丽·阿宝家看望她,阿宝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
说起这个新亲戚,正是克拉玛依市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驻汇福社区工作队推进民族团结工作的再落实。开展的民族团结“亲上亲”特色活动,是在原结亲的基础上,由辖区非公企业自愿与社区困难居民再结亲,通过节日慰问、吸纳就业、困难帮扶等多种方式改善社区困难家庭居民的生活,帮助其更好地融入社会,感受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在追求幸福生活的路上一个也不放弃。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每次我走访努尔古丽·阿宝家,她女儿加依达尔·巴哈提一直闷闷不乐,从来都没有见她笑过。”在社区的晨会上,工作队队长韩建民语气沉重地说。
“阿宝因身体疾病无法从事体力劳动,爱人去世多年,家里还有一个上大学、一个上中学的孩子,虽然我们按照惠民政策为她申请了低保,但是她家的生活依然十分困难,也加重了孩子的心理负担。”副队长袁晓虎在算过一遍经济账后作出这样的推论。
经过社区以及工作队全体成员的认真走访调查,社区共存在5户生活困难家庭,其中4户少数民族居民,1户汉族居民。
“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上,我们不能落下任何一位居民。”韩建民坚定地说。
为民解忧,无惧任重道远
经过社区党总支多次酝酿讨论后,最终决定:以汇福社区大党委为平台,发挥社区新兴组织党支部作用,大力推进民族团结活动向纵深发展,发动社区各支力量共同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方向定了,但是解决方法确实任重道远。
社区党总支向辖区非公经济单位发出“民族团结亲上亲”的倡议,派出群众工作能手,通过座谈、个别走访等方式动员参加活动;利用“红色℃加油站”党建平台开展党史、新疆四史、民族团结等各类教育活动;利用社区活动阵地,为非公经济单位提供信息、政策咨询服务。
在各种有效政策的感召下,有10家非公经济单位主动提出,愿意同社区困难居民结成“亲戚”,共同维护民族团结。
工作队组织10家非公经济单位主动与社区工作队联系,表示愿意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共同做好民族团结工作。经过梳理,10家企业中有5户汉族5户少数民族法人,根据自愿原则,10家企业每两家自由结成“民汉亲戚”,然后再与社区贫困居民结成“亲戚”,开展节日慰问、解决生活困难、就业帮扶等工作。最终,在社区工作队的力促下,签订帮扶协议,民族团结“亲上亲”有效开展。
团结进步,共享美好生活
“现在,我们企业正在享受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带来的红利,理应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回馈社会,共同创造美好生活。”喜欢餐饮的总经理弯光今说。
逢节日,他们主动到“亲上亲”对子家中走访慰问,嘘寒问暖,关心家庭成员身体、心理健康。同时,提供灵活的就业方式,例如阿宝家儿子即将大学毕业,如果有意愿到喜欢餐饮就业,他们表示热烈欢迎,全力解决阿宝家的后顾之忧。
阿宝的家生活有了动力和活力,女儿加依达尔·巴哈提愿意与人交流,经常参加社区活动,脸上露出久违的、轻松的笑容。
“作为访惠聚工作队,我们代表着党的形象,要把党的温暖及时送到每个困难群众的家中,让每一位居民切实感受到党的关心和温暖,不让一位居民掉队是我们的责任!”工作队队长韩建民说。
(供稿:克拉玛依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驻克拉玛依区迎宾街道汇福社区工作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