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民生网讯(通讯员 方利杰)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一出和田站,几名教职工就迫不及待的向接站的驻村工作队员询问,我的亲戚最近怎么样,生活好吗,家里人都怎么样?6月8日,新疆教育学院42名教职工第三次来到洛浦县山普鲁镇巴什克依阔村看望结亲户。教职工回到乌鲁木齐对自己的亲戚满是牵挂,这种牵挂是幸福的,因为有了牵挂就有了相见的盼头。待到重逢时,欢笑满人间。
合影留念、亲如一家
私人订制,精心准备。结亲教职工经过上千公里的旅途,顾不上休息,急切到村里与亲戚见面。科学教育学院蔡万玲老师一边帮着亲戚麦合木提·艾力挑试鞋子,一边说道,“我在乌鲁木齐没有买,怕阿卡(哥哥)不喜欢,现在让他自己选,他喜欢的我也喜欢。”麦合木提·艾力激动的说道,“共产党好,我的亲戚好,给我们买新衣服,买新鞋。” 图书馆李双玲老师带来了上次与亲戚见面时留下的合影照片,她的亲戚阿卜杜喀迪尔·尼亚孜说:“这太好了,我要把它挂在家里,给我的邻居们看,我有汉族亲戚了”。
现场挑适,只盼你的微笑
记录瞬间,见证亲情
同签承诺,共守一份约定。签下承诺书,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真正像的一家人一样,让民族团结的种子深入每个人的内心,让民族团结之花常开常盛。
签下承诺,共守约定
聆听宣讲,争做文明家庭。见面会现场,由2016年“访惠聚”驻队工作队成员阿不力克木·木加帕尔老师开展了“自觉遵守《婚姻法》,尊老爱幼”为主题的微宣讲。村民听后很受教育,纷纷表示遵守《婚姻法》从我做起,争做文明家庭,为社会稳定做贡献。
主题宣讲、争做文明家庭
同唱红歌,传递正能量。 全体教职工与结亲村民同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颂祖国,感念党恩,弘扬主旋律,提振精神,激发大家爱党爱国情怀和共同建设美好家园的强烈愿望。
走进文化大院、感受乡村文明。通过浏览农家书屋,感受浓浓地乡土文化气息和村民们对精神生活的强烈追求。参观现场大院主人用汉语清唱了“智取威虎山”选段—敢叫日月换新天,表达了对共产党领导人民翻身解放的感恩之情,大家很受震撼。
文化大院、乡村精神
(供稿:新疆教育学院驻洛浦县山普鲁镇巴什克依阔村工作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