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民生网讯 (通讯员 刘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族团结就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做民族团结重在交心,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各民族同胞要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自治区林业厅驻乌什县依麻木镇尤喀克喀尕吐尔村工作队紧紧围绕“一个目标、两项任务、五件好事”(1+2+5)来开展各项工作,牢固树立民族团结从自身做起的坚定信念,以实际行动深情融入当地群众之中,采取多项措施不断增强民族团结凝聚力。
注重自身建设,发挥民族团结引领作用。林业厅第六驻村工作队有13名队员,分别是9名汉族和4名维吾尔族,来自林业厅不同处室和下属单位,彼此不熟悉但亲如一家、亲如兄弟姐妹共同驻村一年为农民群众服务。工作队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当好带头人,维护村“两委”班子和驻村工作队之间的干部队伍团结,并倡导工作队在驻村期间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做到与各民族团结平等和睦相处,全体驻村工作队员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把学习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民族理论和加强民族团结政治教育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渗透到各项工作中去,积极推进驻村工作队民族团结工作的常态化、制度化、并作为考核驻村工作队员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制定双语学习计划,大力开展结对帮学活动,通过“一对一、多对一、一对多”强弱搭配、民汉搭配的方式,推行以老带新、以民带汉、以熟带生的“结对子·学语言”活动,面对面指导、帮教,巩固听读能力,拉近各族干部群众的距离,架起沟通连心桥;工作队加强自身建设带头以实际行动促进民族团结,带头交往交流交融,带头与破坏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行为做斗争,更好地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注重结对子交朋友,干部群众心连心。自驻村以来,工作队深入开展以“民族团结一家亲”为主题的结对子活动,带头与村民交朋友,与各族群众融为一体、打成一片,夯实民族团结的群众基础。工作队组织少数民族队员、村两委干部、村(协)警积极与20户汉族农民结对子认亲戚,通过开展“结对子、认亲戚”活动,工作队要求每个队员在工作上加强民族团结,每人至少与村干部、无职党员、后备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四老人员”、宗教人士、重点人员和贫困户结成对子相互帮扶。工作队11名队员与88名少数民族干部群众结成对子,做到“逢难必帮、逢喜必贺、逢丧必至、逢节必庆、逢病必探”,使各民族干部群众团结和睦、相亲、相敬、相爱,通过结对帮扶,定期开展走访慰问,用一个个会心的微笑、一句句善意的问候、一次次小小的帮助、一件件平凡的小事,与群众的心紧紧连在了一起,用自己的真情行动架起了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连心桥”。
注重宣传教育、建民族团结舆论平台。工作队在“三八妇女节”、“诺鲁孜节”、林果技术培训班等重大节点积极开展歌舞、拔河、排球赛、模特比赛、斗鸡等文体活动,广泛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在寓教娱乐中培养群众维护民族团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深入田间地头、房前屋后按照“八必问”、“八必讲”工作要求面对面宣讲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法律法规、“去极端化条例”、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关于民族团结的重要论述等,释疑解惑,教育引导各族群众知党恩、共团结,提高了群众对“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的认识,截止目前已走访慰问群众312户,并带去大米、清油等慰问品;组织开展“爱祖国、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系列宣传挂图宣讲活动,不断强化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利用周一恒定升国旗机会在国旗下宣讲吾布力喀斯木·买吐送撰写的《致维吾尔族同胞觉醒书》和《自治区去极端化条例》,使广大农民群众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始终能够做到头脑清醒,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坚决反对一切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不断巩固和发展当前社会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进村一个月来,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共完成宣讲3次,村支部书记共宣讲5次,草根宣讲员共宣讲4次,共开展文化活动6次,观看村民2260余人次。
注重扶贫帮困,打牢民族团结的感情基础。工作队把民族团结工作与扶贫帮困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注重了解居民家中的实际困难,了解群众工作、生活情况,帮助他们申请各种救助补贴,解决困难,送温暖与关怀。工作队积极以教育脱贫为目标,逐家逐户说服本村14名高中、初中退学待业的学生前往职业技术学院深造学习,让更多贫困家庭学生掌握一技之长,带动贫困家庭脱贫致富;加大扶贫攻坚力度,走访入户中针对部分村民耕地少、经济来源少的情况,面对面分析产生的原因,出谋划策鼓励他们外出务工,提高家庭收入,积极帮助他们联系务工基地,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目前已前往乌鲁木齐、昌吉、阿克苏、库尔勒、伊犁等地的外出务工人员343人,创历年之最;针对该村大面积的果园多数其行间利用率较低或荒芜,且果园的收获周期较长,资金周转慢的情况,工作队积极引导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种植藏红花能够达到节约土地、以短养长、以药养林、增加效益的目的,目前12村和14村共有1000余亩地种植红花,预计年收入达200多万元;积极协调镇党委为该村配备8台垃圾清运车、75个垃圾桶、10个垃圾平推车等环卫设备,配建公厕等设施,协助村两委建立和制定了环境卫生管护制度、村规民约等配套制度、办法,使该村发生了变化,干部转变了作风,提升了形象,群众得到了实惠,民族团结进一步密切;积极帮助村“两委”制定年度发展计划和五年发展规划,大力拓宽致富门路、实施脱贫攻坚等等。从小事做起,通过解决村民群众的实际困难,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不断增进了解、增进信任、增进感情,激活民族团结的“社会细胞”,形成人人讲团结话,做团结事的良好氛围。
注重情融情联,增进民族情感。工作队与村党支部成立联合党支部开展“星级化”创建工作,与村两委干部“一帮一”开展认星、领星和创星工作,制定“星级化”创建实施方案,成立以村党支部为核心、工作队协同的“四位一体”星级化建设管理领导小组;积极参加村里的环境整治劳动、同种一棵团结树、文化活动、值班巡逻、清扫村委会大院、美化村容村貌等活动;主动与村里的年轻人和孩子们一起打篮球、排球;看望慰问村里有生病住院2名老党员、积极参与15个家庭的婚丧嫁娶;与村里孩子分享水果、糖果、食物,从点滴交往加深了解、增进友谊,建立了真真切切的感情,使干部群众相互了解、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包容多样,做到真心相待、真诚交流、真情融入,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团结一致的深厚氛围。
(供稿:林业厅驻乌什县依麻木镇尤喀克喀尕吐尔村工作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