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民生之声,构建和谐社会。竭力打造新疆地区第一民生网站!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新疆民生网
 首页 >>民生工程 >>李亚鹏曾住过的乌鲁木齐一号立井片区将告别棚户区
李亚鹏曾住过的乌鲁木齐一号立井片区将告别棚户区
作者:网络转载


李亚鹏曾住过的一号立井片区将告别棚户区

    乌市最大的棚户改造项目预计年底前征收完毕

    都市消费晨报、亚心网全媒体讯(记者 任春香)对于老乌鲁木齐人来说,一号立井这个地方可谓家喻户晓,而明星李亚鹏将小时候曾经住过的一号立井作为微博名,让全国人民都知道乌鲁木齐有个地方叫一号立井。如今,作为乌市最大的棚户区改造项目,一号立井棚户区改造工程已完成大半,并计划于年底前完成E、F区片区的征收工作,届时将意味着,除了一小部分因各种原因暂未拆除外,存在了几十年的一号立井平房棚户区将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将是林立广厦和现代化的商业区。

    8月31日,记者来到水磨沟区一号立井片区,在该片区主要街道立井街的南侧,属于一号立井(A区)棚户区,原本密密麻麻的破旧平房已被新建的高楼取代,还有多栋正在建的高层和多层建筑,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街道北侧沿街仍有许多低矮破旧的自建房。

    在一号立井E、F区片区有大片的老旧平房,有的人家已经搬走,房屋随机被拆除,有的人家已签好拆迁协议,正在收拾家当,准备搬家事宜,还有部分人家仍在与拆迁办公室工作人员商谈拆迁补偿事宜。

    住户阿依尼莎·托乎尼亚孜正在收拾家当,做搬家的准备,这个由兄弟两家三代13口人组成的大家庭将结束33年的棚户区生活,举家迁往新址,开始新生活。

    记者了解到,一号立井棚户区共分神华矿区片区、A区片区和E、F区片区三大片区,其中,由神华集团负责的矿区片区已完成超过半数的征收,而另外两大片区则由政府主导进行改造,A区改造项目于2011年开始,目前已完成征收,安置楼已封顶,明年上半年将完成回迁安置工作,E、F区片区则于8月3日正式开始征收工作,并计划于年底征收完毕。

    刚刚签订了拆迁协议的阿依尼莎·托乎尼亚孜家共有97平方米,低矮昏暗的房屋住了13口人,他们从阿瓦提县来到乌市后就一直住在这里。“我们是兄弟两家,所以我们想拿到拆迁款后,根据能力去合适的地方买两套房子,我们特别高兴。”阿依尼莎·托乎尼亚孜说。

    35岁的阿不都·沙拉姆就出生在一号立井,他的父母就是煤矿工人,现在他和妻子孩子一家五口人住的25平米的平房是父母留给他的,也已经有30年的历史了。对于搬迁,他充满期待,“这里水电都不方便,用的是旱厕,冬天架炉子,电线自己接,但是我从小在这习惯了,所以拆迁后我打算在附近买一套不用太大的楼房住。”他说。

    苇湖梁片区管委会副主任、E、F区片区专职副组长夏红江告诉记者,苇湖梁片区管委会立井街区域是乌市重点复杂区域之一,地处一号立井,居民居住形式主要为平房棚户区,是神华集团(原六道湾煤矿)职工的一个生产、生活区,2010年企业关闭破产后,因居住人员成分复杂,流动人口多,无证房屋多,老旧房屋多,且多年因疏于管理,基础设施缺失,造成当地社情复杂,是乌市及水区环境治安重点整治区域。一号立井棚户区改造最早是矿区片区,开始于2009年,2010年正式纳入棚户区改造工程,并列为乌市重点项目。2011年开始A区的征收工作,目前安置楼已经封顶,预计到明年上半年可完成回迁安置。

    “整个一号立井棚户区征收面积约44.5万平方米,征收户超过4600户,其中,神华矿区片区面积约为24.1万平方米,应征收1982户,A区片区面积约为9.57万平方米,应征收1543户,E、F区片区面积10.8万平方米,拟征收1089户。目前,E、F区已经完成三分之一的征收工作。”夏红江说。

    继续阅读:

    40年老住户谈一号立井的岁月变迁

    过去特别好现在落后了 但我们舍不得离开这里

    9月1日中午,46岁的艾尼瓦尔江·艾合麦提下班回家,路过一号立井(A区)片区时,习惯性地又抬头看了看路边正在建的几栋高楼,阳光有些刺眼,他用手遮在头顶。作为拆迁回迁户,他和家人天天盼着能早点入住新楼房。

    艾尼瓦尔江·艾合麦提是一名教师,父亲当年在一号立井煤矿工作,而他土生土长在一号立井,在老平房住了40年,见证了一号立井的变迁。2011年,他签了拆迁协议,对一号立井难以割舍的感情,他选择原址回迁。“有一种说不清的感情,舍不得离开这里。”他说。

    煤矿用煤更方便 冬天架炉子房子比别地方热

    艾尼瓦尔江·艾合麦提出生在一号立井煤矿一间不足20平方米的小平房里,那是一间单位公房,是父亲1968年当兵转业分配到当时的一号立井煤矿工作后,分到的房子,父亲在这间小屋里成了家,陆续有了几个孩子。

    父亲曾告诉他,刚到一号立井煤矿时,周围很荒凉,只有厂区有很多小平房,最好的一栋房子是一栋两层的职工宿舍楼,里面住的全都是光混汉,所以小楼也叫单身楼。

    艾尼瓦尔江·艾合麦提对童年时光印象最深的是总是漏雨的屋顶和没有路灯的土路。“当时的房子有两种,一种是单位盖的公房,给职工住,屋顶是抹的沥青,但经常会漏雨。另一种是自建房,当时,职工结婚生子后房子渐渐不够住了,自己在公房旁边建了土木房,屋顶连沥青都没有,漏雨就更厉害了。当时也没有路灯,一条六七百米长的土路上,一个灯都没有,晚上黑黑的,我们都是拿着手电筒出门。”

    虽然当年条件比较艰苦,但有一点却让他们感觉很方便。“这里是煤矿,还有个大煤仓,我们用煤很方便,一到冬天,单位还专门安排十几个人赶着毛驴车,给职工送煤入户。当时,在别的地方,如果不是单位统一安排运送冬煤,个人拉煤要排队还要自己找运输工具呢,当年毛驴车可不好找。”他笑着说,“如果说纺织厂的人用布方便,那我们就是用煤方便,冬天烧煤架炉子家里都比别的地方的人家里热。”

    大单位的幸福生活 分菜分瓜还分期付款买电视

    1982年5月,一号立井煤矿和六道湾煤矿合并,名称为乌鲁木齐矿务局六道湾煤矿,企业进入鼎盛发展时期,而对于十多岁的艾尼瓦尔江·艾合麦提来说,最深切的感受就是单位隔三差五就会分蔬菜、分西瓜、分米面,他和兄弟姐妹每次都兴致勃勃地跟着父母去领东西。

    “煤矿有个大菜窖,每年秋天,矿上就用运煤火车从内地买来大量的冬菜,有白菜、土豆、胡萝卜等等,职工们就拉车排队去等着分菜,有的是不用花钱的,有的是只要很少的钱,分完冬菜剩下的部分储存在菜窖里,到冬天再用。每次分菜,我们男孩子都特别高兴,比赛谁的力气大,比谁推车装的菜多,比谁推车时间长。菜拉回家,放到自家平房院里挖的菜窖,够吃一个冬天。”艾尼瓦尔江·艾合麦提。

    除了分菜分面,矿上还分过电视机,这在电视稀缺的80年代,可谓大手笔了。艾尼瓦尔江·艾合麦提说,煤矿和内地的电视机厂直接联系,以出厂价一次订了一两百台电视,分配给职工,职工不仅可以以最低的价格买到电视,还可以分期付款,每个月从工资中扣除一部分款项,直到扣完为止。他父亲就以分期付款的方式买了一台14寸的黑白电视。

    艾尼瓦尔江·艾合麦提说,上世纪80年代后,当地的居住环境也大大改善了,在葡萄园片区,先盖起来两栋四层小楼,房屋面积有40平方米左右,根据职工的工龄和人口数打分,进行分配。后来还陆续建了露天电影院、灯光篮球场、幼儿园、小诊所、文化活动中心等等配套建筑。

    “我有同学邻居搬进新楼房住,冬天有暖气,屋里有厕所,我当时羡慕又好奇,常常去朋友家玩,我想,什么时候我也能住上这么好的楼房啊。”他说。

    楼房多了自建房也多了 发展滞后急盼改善

    2000年前后开始,艾尼瓦尔江·艾合麦提发现一号立井的发展几乎是停滞的,曾经的辉煌不再,“我们也在疑惑,感觉这里没什么明显变化了。”

    一号立井煤矿最初的居民成分很简单,几乎都是附近企业的职工,在最辉煌的时候,当地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口,有的务工,有的做生意,还有的是投奔亲戚。2005年,六道湾煤矿由神华能源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兼并,更名为神华新疆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艾尼瓦尔江·艾合麦提说:“楼房建了不少,可同时,自建房也在大量扩建,棚户区连片存在。而煤矿因为效益不佳,不仅疏于对自建房的管理,对公房出现的房屋、卫生、环境等问题也难以顾及。垃圾乱扔乱堆没人管,水电不稳定,房屋坏了没人修,道路没人修,‘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脚泥’,还有很多安全隐患。”

    近些年,随着乌鲁木齐的迅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一号立井煤矿所处的位置由原来的郊区变成为市区中心地带,煤矿开采已严重影响了乌市的建设发展和市政设施安全,并且可供开采的资源越来越少,又由于几十年的大面积开采,造成地面塌陷,因此,2010年8月,企业宣布关闭破产。一号立井片区成为乌市环境治安重点整治区域。

    “我们从小生长的地方,我们希望她能越发展越好。”看到当地的滞后,艾尼瓦尔江·艾合麦提心里着急。

    好日子在后头 我儿子也想有自己的房间

    得知一号立井片区作为棚户区要整体改造,旧房全部拆除,居民面临搬迁时,艾尼瓦尔江·艾合麦提心中有些不舍,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期待,经过慎重考虑,2011年,他在拆迁协议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而但是,他在那间小屋里已经住了40年。

    “我住了40年的小平房只有60平米,没有厕所没有下水,冬天要一早起来架炉子扫雪,屋顶还是经常会漏,从来没有用过浴霸,我的兄弟姐妹因为工作原因,已经搬到别处居住,父母也随着搬走了,但是我还是坚持住在这里,因为我在这里工作,我的朋友都在这里,我完全习惯了这里的生活,我不愿意离开,我觉得这里总有一天会变好的,现在,这里真的要变好了。”艾尼瓦尔江·艾合麦提说。

    五年来,他选择在附近不足两公里的地方,租住一套旧楼房过渡拆迁,上下班也经常回到安置楼去看看建造进度。有了住楼房的经历,全家四口人经常会讨论今后的新房该如何布置。

    “我的儿子女儿都说,他们也想有一间自己的房间,我们想给新家贴上漂亮的壁纸,卫生间里装上浴霸,我想要一个期待已久的书架,我妻子则想在干净的厨房做美味的饭菜,我们甚至已经去过好几趟家具城选看家具家电,想到新家,我们全家都很高兴,反正就是好。”艾尼瓦尔江·艾合麦提兴奋地描绘着新家。

    他除了期待自己的新家,还很关心一号立井片区将来的样子,在得知这一片区不仅有回迁安置房,还将进行商业开发,建设商住小区,除此之外,为了满足周边居民就学的问题,这个片区还将建设一所学校后,他开心地说:“好日子在后头,这里马上就会越来越好了。”


  • 上一篇:今年农村公路建设目标超额完成
  • 下一篇:民族团结一家亲,志愿服务聚人心
  •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法律援助 - 联系我们 - 信息举报 - 全站搜索
    Copyright (C) 2014-2015 www.xjmsw.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新疆文子文化网络工作室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国家信息产业部 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新ICP备14002711-1号

    新公网安备 65010502000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