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民生之声,构建和谐社会。竭力打造新疆地区第一民生网站!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新疆民生网
 首页 >>民生工程 >>自治区民生建设年活动纪实教育篇
自治区民生建设年活动纪实教育篇
作者:网络转载


教育篇:职业教育呈现勃勃生机

    亚心网讯(记者 张雪红)2014年4月,自治区党委常委(扩大)会议提出,要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一项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作为发展经济、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维护稳定的重要举措,切实抓紧抓好。

    2015年7月31日,自治区召开职业教育工作会议,这次会议是近10年来自治区层面召开的规模最大的一次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全面构建新疆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颁布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相关意见。

    过去六年,全疆职业教育可以用资源整合促发展、保障帮扶全覆盖、职业学校面貌新来概括。免费职教、双语教育、新疆特色专业吸引了众多家长和学生,新疆特色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迈入快车道。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已成为技师和能工巧匠的“摇篮”,许多从这里毕业的学员都走上就业创业致富道路。

    图为库车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在学习机电应用技术。该校开设有汽车运用与维修、机电技术应用、焊接技术应用、机械加工技术、服装设计与工艺等16个专业40多个工种,学生就业率达到90%以上。约提克尔·尼加提摄于2015年11月24日

    新疆职业教育迎来黄金期

    自治区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之后,自治区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自治区职教办、教育厅、人社厅等七部门联合印发了《自治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5-2020)》,提出构建新疆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全疆职业教育发展迎来黄金期。

    全疆职业教育资源得到全面优化整合,2012年,先是新疆化工学校和新疆对外贸易学校并入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接着昌吉职业技术学院、昌吉卫生学校、昌吉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整合为昌吉职业技术学院,资源整合大力提升了职业教育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

    六年来,自治区在职业教育发展中投入了大量资金,投入6.4亿元,支持了48所中等职业学校基础能力建设,同步推进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投入3.2亿元,支持建设了102个专业实训基地。近几年职业教育投入连年增加,仅去年,自治区职业教育专项经费预算总额已达4.1亿元。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之后新疆进入大建设、大开放、大发展的新时期新阶段,全疆职业院校加强了专业调整和实践实训,职业院校学生就业率不断攀升。去年全区专科毕业生就业率89.54%,仅次于排在第一的博士就业率。

    随着职业教育帮扶工程的实施,国家助学金和“三免一补”政策得到落实,数万名学生受益,2012年,自治区又全面实施职业教育生均拨款,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新疆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等10所高职高专院校学生享受到了财政生均拨款,自治区还同步启动了全区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拨款。

    生均拨款机制的建立为新疆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国家助学金和自治区职业教育帮扶工程等惠民政策解除了学生接受职业教育经济方面的后顾之忧,越来越多的学生享受了免费职业教育。

    在加强全疆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同时,2011年,国家举办了内地新疆中职班,借助全国优质职业教育资源为新疆培养优秀的技能人才。

    内职班招生重点面向南疆四地州少数民族初中毕业生,学校分布在天津、辽宁、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山东、广东等9个东中部省(市),去年招生3504人,已累计招生1.5万人,在校生近9000人。

    到目前内职班已有两届5000多名学生毕业,其中有近20%的学生升入疆内外高校继续学习。

    内职班惠民政策为新疆孩子提供了一个到内地学习先进技能的机会,大幅提升了全疆职业教育质量。

    在喀什益群眼镜店上班的美合日古丽·喀日是首届内职班毕业生,她家在疏附县塔什米里克乡,父母都是农民。

    内职班让美合日古丽有了到广州市商贸职业学校学习的机会,她选择了眼视光与配镜专业。

    两年前毕业时,她和其他8名内职班同学在喀什益群眼镜店找到了合心的工作。喀什益群眼镜店视内职班的毕业生为宝,长期以来,他们特别需要懂双语有验光和定配资格的营业员,以前接待少数民族顾客,他们经常要请翻译。

    新疆社会已步入快速发展阶段,职业院校、内职班全力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技能型人才,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劳动者,职业教育这个平台成就了众多青少年的人生,改善了无数家庭的经济状况,推动着新疆奔向小康社会。

    职业学校成南疆县城最美风景

    新疆职业教育发展难点在南疆。南疆底子薄,经济条件落后,就业难度大。现在职业教育是南疆教育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部分,每一个县城最引人的建筑是职业学校。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后,职业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教育援疆省市在南疆建起了一座座现代化的职业学校,在中央支持下,投入资金12.78亿元,启动了南疆四地州、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8所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的建设,目前已有5所项目学校投入使用。

    目前,南疆四地州有职业学校59所,其中高职高专院校3所,中职学校56所,在校生总数8.23万人,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教育比例达84.27%。南疆中职学校的就业率大幅提高,喀什地区英吉沙县职业技术学校去年毕业生就业率超过了90%,就连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的和田地区策勒县,该县职业技术学校去年毕业生就业率也达到77.7%。

    在援疆省市帮助下,先后有32所县级中等职业学校实施了校舍新建、改扩建工程,一批基层薄弱中职学校的基本办学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

    为了推进南疆职业教育发展,2013年,自治区示范性职业院校对口帮扶南疆职业教育工作启动,17所自治区示范性职业院校与南疆34所薄弱中职学校结成了对子,进行一对多帮扶。

    资金、设备、师资、联合招生、合作办学,在帮扶过程中,结对子学校联手大胆改革,让南疆职业教育呈现了勃勃生机。

    如今在策勒县职业技术学校走一圈,处处都能看到新疆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帮扶的印记,教学设备、教材、校服……都是对方捐赠的,正在给学生上汽车维修课的教师也是新疆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派来的。

    三年前,策勒县职业技术学校学生搬进了新建的校园,除了教学楼,学生们还拥有崭新的学生公寓、食堂、运动场、礼堂、实训车间等。现代化的职业学校让整座县城生机盎然。

    去年该校招生457人,比2010年翻了一番,现在学校有1521名学生。学生越来越多,这让学校党支部书记雷庆华浑身充满了干劲。免费中职教育吸引力特别大,随着县上加大工业化推进力度,学校为各行各业发展输送了人才,除了就业,创业的学生也不少,从县城到各个乡镇,都能看到他的学生,说到这些他万分自豪。

    现在全疆的中等职业学校学费已经全免了,南疆四地州的孩子,除了免学费、教材费、住宿费,还发生活补助,实现了全覆盖。全区除了农村和城市经济困难家庭,中职教育享受“三免一补”的学生还不断在增加。

    南疆的职业学校不仅发展速度快,还很有特色。4年前,自治区启动建设中等职业教育民族特色学校,投入专项资金6000万元,遴选了英吉沙县职业技术学校、新疆艺术学校等12所学校为自治区中职民族特色学校,每所学校获得500万元用于民族特色建设。

    英吉沙县职业技术学校是一所特色鲜明的中职学校,该校有土陶、民族手工木雕、木戳印花布、英吉沙小刀制作四个民族特色专业。其中民族手工木雕专业特别火,为房屋装修行业培养了众多工匠,这个专业3个年级有350多名学生。

    真无法想象,3年前这所学校只有400多名学生,现在学生已增加到了2182名。这还不是最惊人的变化,现在这所学校有了现代化的教学楼、行政楼、实训楼、宿舍楼和实训车间,还拥有一个可同时容纳2000名学生就餐的食堂。

    该校副校长尼麦提·乌麦尔说起这些就眉开眼笑,越说越快,还没有到学生毕业的时候,他的电话就响个不停,都是问他要毕业生的电话。学校和县上的13家大企业、100家个体户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去年学校有九成毕业生找到了满意的工作。

    教育和社会发展是相互促进的共同体,有技能的学生供不应求和英吉沙县经济发展、工业发展密不可分,职业教育支撑工业发展,企业多了岗位多了,促进了就业,招生就不愁了。社会的美好画卷就是这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一技之长让理想开花

    4月21日,天空泛着淡淡的蓝,走进策勒县职业技术学校,处处都能感受到现代化职业教育的气息,免费职业教育让普通家庭对职业教育有了新的认识,因拥有一技之长,学生的理想开花了。

    在面点制作间里,茹则古丽·麦麦提敏正在用心地做白饼干,她和同学做的白饼干是县上双语幼儿园孩子们的加餐。茹则古丽喜爱把面粉变成精美糕点的过程,她的理想是开一间蛋糕店,别看她才上中专二年级,对于创业已经很有想法。

    她家在策勒县固拉合玛镇。她觉得一个镇上有一两家蛋糕店就饱和了,而策勒县人又太少,经过一番分析后,她觉得和田市更适合开店,她计划以后到和田市开一家蛋糕店。

    中专二年级的学生在学校的实训车间进行专业实践,三年级的学生很多都到学校对面工业园区的企业参加了顶岗实习,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很多学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岗位。

    18岁的买买提克力木·艾山是英吉沙县职业技术学校民族手工木雕中职二年级学生,现在他每周有3天时间在县上的金桥房屋装修有限公司实习实训,每个月还能从这家公司领取600多元的生活补助,他自己只留一百元零花,其余的都交给了父母。

    本来就是免费上职业学校,才到二年级就能挣一些生活费,这让买买提克力木的父母特别高兴,他的哥哥高中毕业后在家务农,弟弟在上初二,全家人从他身上看到了希望。

    买买提克力木认为他学的专业前途很光明,他们县上盖了很多抗震安居房,维吾尔族的习俗是搬新房子要装修一新,木雕吊顶非常受大家喜爱。

    他家也在去年年底搬进了80平方米的抗震安居房,现在他回家时就尽自己所学干一些木工活,给家里装修房子。在毕业前开一家小的装修公司,先从自家所在乡里干起,接一些简单的装修活,等有经验后再扩大经营,这是买买提克力木对未来生活的规划。

    职业教育是就业教育,是改变生活,塑造理想的平台,在南疆的乡村,一个年轻人有一技之长拥有一份工作,一个家庭就能够走出困境,实现安居乐业。一个个家庭明媚的未来加起来就是新疆光明的未来。


  • 上一篇:喀什老城改造破解世界性难题
  • 下一篇:民族团结一家亲,志愿服务聚人心
  •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法律援助 - 联系我们 - 信息举报 - 全站搜索
    Copyright (C) 2014-2015 www.xjmsw.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新疆文子文化网络工作室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国家信息产业部 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新ICP备14002711-1号

    新公网安备 65010502000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