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民生之声,构建和谐社会。竭力打造新疆地区第一民生网站!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新疆民生网
 首页 >>民生工程 >>社会保障织就百姓“幸福网”
社会保障织就百姓“幸福网”
作者:网络转载


□亚心网记者任华

    社会保障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始终把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着力在制度建设和措施落实上下功夫,不断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加大扩面参保和基金征缴力度,规范经办流程,提升经办能力,无论是制度建设还是机制创新,无论是参保扩面还是领域拓展,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如今,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覆盖城乡、制度完善、保障有力、服务优质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形成,制度覆盖范围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能力明显增强,为增进民生幸福、促进社会和谐发挥了重要作用。

    六年多来,社会保障事业发展速度之快、受益人数之多,前所未有。在这张精心编织的“安全网”中,我区各族群众没有了后顾之忧,享受到社会发展的成果,享受着幸福安康的生活。

    社会保障实现“应保尽保”

    由“企业自保”向“社会互济”;由“全部包揽”向“三方分担”;由“平均主义”向“公平与效率兼顾”;由“福利包揽”向“基本保障”;由“局部覆盖”向“全面覆盖”;由“物质保障”向“以人为本”,近些年来,新疆社会保障体系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第一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后,新疆社会保障的步伐加快,一项项新政策惠及各类群体,越来越多的人被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享受到社会经济发展成果。沿袭几千年的“养儿防老”的模式,正逐渐被具有基本性、公平性、普惠性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所取代。

    好消息频频传来,变的是政策的力度,幸福的是人心。

    2011年7月1日,自治区全面开展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养老保险体系从城镇扩大到农村,从城镇职工扩大到城乡居民,比全国提前一年建成统筹城乡、覆盖全民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保障发展中一直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的命题被破解。2015年,我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合二为一。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让更多人分享到社会发展成果。到2015年年底,我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已经达到了530.83万人,参保率为95%以上。

    越织越密的“安全网”,稳稳兜住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期待。

    2016年3月10日,64岁的阿克苏市阿依库勒镇帕依纳普村村民阿布拉·托合提在信用社第一次领到了自己的养老金。

    “祖祖辈辈都是养儿防老,到我这里不一样了,农民也有了养老金,真是做梦都没有想到啊!”阿布拉说着,笑意在满是皱纹的脸上荡漾开来。

    贫病往往是一对因果循环的“难兄难弟”,让人心惊胆寒。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采取有力措施,逐渐让“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困境远离更多百姓,无数处在风雨飘摇之中的家庭获得重生。

    “十二五”期间,我区基本建立起了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大病保障、疾病应急救助、大病救助、商业健康保险、慈善救助相互接序的医疗保障体系。到2015年年底,自治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656.89万人,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的103%。生育保险参保人数241.1万人。同时,实现了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对职业人群的全覆盖。

    “如果不是‘新农保’,我只有等死了。”对伊宁县撒拉乡撒拉村村民夏米西·哈赛来说,“肾衰竭”是一个可怕的字眼,而一年10多万元的医疗费,更是犹如压在头顶的一座山,让一家人喘不过气来。而正是因为医疗保险,才让她有了与病魔抗争的勇气。

    “那时候想,一家人都会被我拖垮的。”夏米西说,病痛的折磨,对生的渴望,对家人的愧疚自责,令她愁肠百结,痛苦万分。而这时,“新农保”真正让她体会到“救命稻草”的真正意义。

    “虽然病一时无法治好,但给了我无尽的希望。”夏米西说。

    和夏米西一样,医疗保障为我区千千万万群众健康保驾护航,使百姓安居乐业,家庭更加幸福,社会更加稳定。

    政策惠及更多群体

    站在人生最后阶段,回首自己长长的人生路,王淑芳觉得,现在才活出了人生的滋味,心才找到了可以栖息的驿站。

    王淑芳是一名“五七工”,1985年来到新疆,一直在新疆三建的预制板厂工作,干起活来像男人一样,每天倒模打预制板,从40多岁一直干到60多岁,实在干不动了才“退休”。

    说是“退休”,实际上是自己给自己退休,王淑芳没有退休工资,也没有医保,而同在新疆三建的其他企业退休职工都有退休工资,看病有医保。同在一个单位工作过,待遇却不一样,这一度让王淑芳感觉心里酸溜溜的很不是滋味。

    为了补贴家用,王淑芳又去当了保姆。2010年4月是王淑芳生命中的分水岭,自治区宣布将“五七工”“家属工”纳入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这也就意味着——从此她成了可以月月领“退休金”的人了!

    而此时,我区30万“五七工”“家属工”和王淑芳一样,享受着这份突如其来的惊喜。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的执政理念。2010年4月,刚刚履新不久的张春贤书记将“五七工”“家属工”养老问题当作头等大事来解决。当年4月30日,张春贤主持召开自治区党委常委会,研究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自治区关于解决城镇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保障问题”,确保“五七工”“家属工”老有所养。

    仅2010年,全疆共有10.3万名“五七工”“家属工”办理补费参保手续。2011年年底,自治区将剩余20万名“五七工”和“家属工”全部纳入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本解决全疆30万“五七工”和“家属工”养老保障问题,比全国提前一年解决了这一遗留问题,“五七工”“家属工”实现了老有所养和有尊严的生活。

    天山南北,处处洋溢着喜悦与欢乐。幸福来得如此突然,让家住乌鲁木齐市六道湾煤矿西社区的李玉珍心里掀起了巨大的波澜。“这是真的吗?这是真的吗?”她连声询问,喜悦从心里汩汩流出。

    李玉珍年轻时为了照顾孩子们主动放弃了工作,选择了当家属工,当时觉得没什么,可老了没有养老金,就感到腰杆硬不起来。“现在儿女们给我生活费,我都不要,咱现在也有‘退休工资’了,腰杆也硬了。”李玉珍自豪不已。

    30万名“五七工”“家属工”纳入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后,每月自治区需支付养老金1.26亿元,每年需支付养老金15.12亿元。为此,自治区每年将增加养老保险经费支出10亿多元。

    “五七工”“家属工”社会保障等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使得我区社会保障领域的矛盾由群体性矛盾向个体性矛盾转变。同时,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待遇水平确定和调整机制的初步建立,使得我区社会保障待遇水平持续稳定提高。

    社会保障的政策在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群体受益。

    2010年,自治区出台军队转业干部接续社会保险关系政策,将1000多名军队转业干部纳入职工基本养老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障体系;2011年,自治区将1.8万名国有企业“老工伤”人员纳入工伤保险统筹管理,将14.2万名国有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纳入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保障范围……

    一项项举措,周密细致的安排,实实在在的数字,人们很轻易就能读出自治区党委政府的爱民之心、护民之责。

    多层次保障更安民心

    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任务,是党和政府执政能力的具体体现。

    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是体现社会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重要内容和基本要求,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近些年来,我区已基本形成了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优抚、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自治区进一步加快编织社会保障的“安全网”,如今,这张精心织就的“安全网”惠及了更多群众,让人民群众的生活更有安全感,托起了更多人的幸福生活。

    “托底层”——通过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救助、农村“五保”等制度对城乡的贫困家庭和居民给予社会救助,通过社会福利制度对鳏寡孤独等特定群体给予照顾。

    “主干层”——通过实施权利与义务相联系的社会保险制度,为参保人员提供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基本保障。

    “补充层”——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来满足不同社会成员的保障需求。

    自治区已建立起一个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统筹兼顾,覆盖城乡,惠及两千多万各族群众的公平、有效、协调发展的社会保障制度,在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因为有了保障而安心,因为有了保障而幸福,这样的幸福像盛开的花朵,在新疆随处可见。

    “看病可以申请医疗救助,住房可以申请廉租房,孩子上学可以申请教育救助……”聊起这些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实施各项救助政策带来的好处,乌鲁木齐市天山区解放南路低保户肉孜汗·吾买提非常感动,“现在,党的好政策让我们困难群众看病、住房不愁,孩子上学不用担心!”

    家住乌鲁木齐县水西沟镇的农村低保户冶金珠和她的老伴马存珍,一个患肺心病,一个患心脏病。在过去,这样的病是可以拖垮一个家庭的,但冶金珠并不发愁。“我们生活有低保,看病有新农合,因为是老党员,还享受着农村‘四老’人员补助金。我们赶上好时候了!”冶金珠说,她的眼睛里闪着幸福的光芒。

    冶金珠老人的幸福生活,只是新疆社会发展巨浪中的一滴水滴,折射出的是自治区党委政府“民生至上”“民生为本”的执政理念。无数个幸福的水滴的相撞与涌动,组成了这个时代最炫目的光芒,涌出一个巨大的民生“福”字!

    下期敬请关注:社保篇之《为困难群体撑起一片蓝天》

    6月29日,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幸福路片区管委会湖东社区工作人员上门帮助81岁的李桂芳老人(右)办理“五七工”养老保险年审业务。李桂芳2011年6月开始领取养老金,现在每个月可以领到1400元左右。

    2010年,全疆共有10.3万名“五七工”“家属工”办理补费参保手续。2011年年底,自治区将剩余20万名“五七工”和“家属工”全部纳入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本解决全疆30万名“五七工”和“家属工”养老保障问题,比全国提前一年解决了这一遗留问题。“五七工”“家属工”实现了老有所养和有尊严的生活。


  • 上一篇:新疆先心病患儿免费筛查8月启动
  • 下一篇:民族团结一家亲,志愿服务聚人心
  •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法律援助 - 联系我们 - 信息举报 - 全站搜索
    Copyright (C) 2014-2015 www.xjmsw.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新疆文子文化网络工作室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国家信息产业部 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新ICP备14002711-1号

    新公网安备 65010502000059号